“不错,很好看,也很好玩,那你们好好玩!”王无病摸摸王小宝他们的小脑袋瓜,打算看看那些精简干部去,看看他们适应的怎么样了。
“不是我说,这样的人工扫地太麻烦了,而且修建的猪圈也不合格,要是在这里安装有冲洗管道,很快就能把猪圈收拾干净!”一个小老头边戴着口罩,边指点江山一般,说着猪圈应当抬高多少建设,然后哪里应当加多少横木,哪块安装自来水管道,“就是那些浴室,也可以好好的修整修整!”
“你这个建筑大师屈才了!”区城几天不见苍老了不少,看来这人之前应该是调养的好,怪不得王小宝他们给他叫爷爷。
“说的好!这位老人家懂建筑?”王无病走了过来,直接吓得这帮子打地干部们噤若寒蝉。
“就是随便说说,边干活,边说话,不会耽误工作的!”
区城说着,他可不想自己再被调换地方了,这里真好,有饭吃,有炕睡,棉衣虽然是旧的,但是暖和啊,而且这里的人虽然嫌弃自己等人干活慢,但是那些小年轻还会帮衬点,所以区城一看着负责人过来,赶忙是挺直了身子回话。
似乎这些日子以来,不太懂的人情世故也懂了不少,王无病观察,也知道了这些人也就是书生意气,或者说本身以前的职业问题,不太懂得跟人打交道,至于农活,应该和自己初来的水平一样,毕竟人不是生而知之,慢慢总会干的。
“因为你们就是分的养猪场,这些猪都是任务猪,到了年底都要宰杀的,一头不能少,所以能干的也就只有这个了!”
可能是有鉴于这些人对孩子们的好,王无病直接给了解释,这些人慌忙点头:“我们不能养,等多学学再养!”
几个人附和着。
“厂里要是有小孩子不方便上学的,我们这把老骨头,也能帮着看看!”其中那个比较瘦弱的老头开口,也许这两天看着好多带着孩子来上工的职工,那些孩子都是三四岁的年纪,不能上小学,而厂里的职工又想孩子们吃上热乎的好点的饭,就带着来上工,这样必然是耽误职工工作的。
王无病一听,就点点头:“我统计一下,有这个需要,会劳烦你们的!”
小孩子好带么?不好带,但是这些下来的精简干部有两位还是教育学家的那种,正好适合就近研究,不是,带孩子,所以个瘦老头,教育学家之一,开口说着。
离开了几人,王无病直接写了分表格,然后给二混子,让他去统计,看着负责人的名字写上了,其他人有四五岁的,甚至两三岁的也写上了,虽然不知道领导统计这个干什么。
等王无病看着那个数据表,脸都绿了,虽然知道这个时候讲究多生多养,就连于娟也时刻的准备着再要孩子,但是也没有想到几乎家家的孩子是接茬的生,很多适龄的都有两三个,有个家里达到五个之多,怪不得,有的女职工直接把孩子带着上工。
于是王无病直接在厂里划分了两间打通的屋子,给了几个老头折腾,三一分厂托儿所就这么诞生了,而王小宝和王小贝在逍遥了几十天,又被送进了托儿所,只是这次不是漂亮和蔼的姐姐,阿姨,而已一堆的叔叔爷爷教他们。
在王无病上班的时候,就直接把两个孩子带走,留下于娟可以在家里面做些简单的缝缝补补,收拾家里,尤其是王无病时不时拿回来的白面,也可以和夏大娘换着法的折腾了,不过随着几个嫂子又开了怀,于娟就惆怅了。
明明她和王无病的感情很好,各方面也都很和谐,就是都几年了,还没有孩子,虽然王无病说,孩子是缘分,来之随缘,但是于娟还是担心,两个孩子还是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