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甚至在电话中向烦恼的弗雷德说道,如果他选择在十年前拍这部电影就不会有这样的苦恼。因为贝尔当时的年龄正好合适。
斯皮尔伯格对贝尔在《太阳帝国》中的表演非常满意。
弗雷德一边将电话抵在耳边一边握着钢笔在纸上长长的名单上画着圈圈:“是的,我看了那部电影。他的表演很出色,那时候他也就13岁吧,你居然让他滚泥潭。”
他废了好大功夫找到了几张剧照,全部都压在他书架上的《圣经》里。
虽然他并不喜欢那部电影本身。
“而且你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弗雷德有些绝望地向后仰躺在了椅子上:“十年前我才7岁,你让我拍电影是认真的吗?”
斯皮尔伯格隐隐约约察觉到他现在并不想提到贝尔,他耸了耸肩,只说了一句:“祝你好运。”便挂上了电话。
弗雷德知道斯皮尔伯格最近也很忙,他没时间和他一起挑选演员。更何况这明明是他作为导演要拍摄的片子,斯皮尔伯格愿意做副导演协助他已经很不可思议了。毕竟圈子里人人都知道电影的导演和副导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像斯皮尔伯格这种咖位的导演愿意给他当副导演已经让艾伯特啧啧称奇了。
:“他一定是看在贝尔和博·古德曼的面子上。不得不说你的运气真好,弗雷德。”
艾伯特这样说道。
毕竟他的雇主还未满十八岁,要拍摄一部不知道他究竟能不能拍好的战争题材长达两小时的处女作。
弗雷德长长叹了一口气。老实说他也没有信心能将《我的孩子:生命之泉》拍好,剧本实在是太好了,他觉得自己有些难以驾驭。
...
gu的翻译组动作很快,《宿命之剑》已经经过了最终校订,由兰登书屋出版并宣传,上架到了美国各大书店的货架上。
开始,它并没有引起过多的读者的关注。
读者们从未听说过安杰伊·萨普科斯基的名号,更何况他是个波兰作家诶?
那可是波兰作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波兰这个小国家究竟在欧洲版图上的哪个位置。
而且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些翻译自小语种的书籍语法都非常奇怪,遣词造句也没有英语作家本身写的好。看起来总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别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