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那石头,圆的,最中央的地方,有一根针突出。那针也不是金属的,也是石头。
整个儿的造型,看起来就很古老,有一种石器时代的风味。
圆石上,也沾了很多藤壶、牡蛎的壳子,看起来并不美观。
“这么大的日晷。”郑菲菲凑近了去看了几眼,发现那根针的影子此时右下角位置。然后她对照着自己的手表看了看,很准的,一致。
古人没有钟表,日晷是用来当时间器量的。从影子上看刻度,就知道现在是几时几分。
这个日晷,有一米的直径。像个圆桌,被摆放在这里。
“所以,这更加印证了我之前的说法,这个岛屿以前的确是有住过人的。”郑天乾说。
邓展也跑到那日晷边看了看。
郑菲菲见他过来,心有惴惴,也不着痕迹地避开他,保持着距离。
“关老师,这个应该也算古董了吧,我要是把它带回去,能不能卖个好价钱?”邓展开玩笑地说。
关山阅也过来看了几眼:“从年代上来讲,肯定是有些岁月了,古董肯定是古董。只不过,这玩意,就很难说值钱不值钱了。”
一是表面太丑了。
二是做工也粗糙不细致。
日晷,在古代如果是宫廷里,那是做得相当美观的,甚至有黄金、白银的日晷,玉石的日晷。
这区区普通石头打造的日晷,就算是古董,肯定也不值钱。
邓展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嘀咕着:‘这玩意,我宝葫芦应该可以装得下吧?’
宝葫芦的空间,有50个平方。
虽然已经装了很多东西了,但这个日晷直径也才一米而已,装倒是可以装得下的。
邓展就是担心空间是足够,重量呢?
‘这东西有点意思,算了,现在不动手,等到了明
天,没人注意的时候我再拿走。’
为什么他忽然对这个日晷产生了兴趣?
那是因为在最后一点夕阳的映照下,他的阳神忽然地从这个日晷上面感觉到了一缕很轻微的印记。
别人能不能察觉得到,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