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合理的战争就够了。
不管是百官还是百姓,都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过的太久了,因为安逸,所以才会有一些不该有的想法冒出来。
如果国家突然不安稳了呢?
北戎派兵打来了,三十万大军直逼京城。
消息一出,百官皆震惊,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被牵制在一起,谁都不愿意沦落为阶下囚。
百姓们更是害怕,原本平静的生活若是被一朝打乱,会带来什么结果?
国破,家何在?
这三个月的时间,南临关那边的消息不断的往京城传来,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刺激。
而三个月过去,在每天都胆战心惊之后,突然听到了大胜的消息,这种喜悦几乎是疯狂的。
三个多月前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夜里,从京城被送出去一封密信。
这封信离开了皇宫,一路向北,直接送到了北戎的军营中。
没人知道信上写了什么,但是在那封信送出去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传来了北戎军攻打京城的消息。
王喜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太大胆了,以至于虽然心里总有这个小苗头,他都一直不敢真的往那上面想。
那封密信,送到北戎军中,会不会是皇上故意为之,他是邀请北戎军来攻打大齐的。
甚至连最开始北戎连破数关都是镇北将军故意放水,不然北戎军怎么会一路这般畅通无阻。
偏偏在最后的南临关被堵住了。
因为南临关之后便是大齐腹地,再之后便是京城。
大臣们之所以慌张了,也是担忧南临关被攻破。
王喜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邀请敌军来打自己,这种事不仅是匪夷所思,简直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但是王喜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皇上似乎真的这么做了,为的就是震慑一下朝中各位大臣?
哦,不对,顺便还拒绝了他们想把女儿送进宫里的荒唐想法。
咦?
王喜又想起了什么,似乎皇上那阵子正好被百官逼着选妃吧,皇上那几天好像格外的心烦,经常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到天亮。
后来有一天是去了凤仪宫,据说那天晚上皇后娘娘大哭了半天。
后来没多久听说北戎军打来了。
这些事情都是巧合?
王喜觉得自己就是个傻子,不对,应该说满朝文武都是个傻子。
下午的时候。
凤仪宫的大宫女青梅来了,送了碗玫瑰乳来。
原话是这么说的,“皇后娘娘说玫瑰挺好的,送来给皇上尝一尝。”
王喜面上恭恭敬敬的接了,心里难免有几分轻视,皇后跟在皇上身边好几年了,竟然连皇上不喜甜食都不知道吗?
他开口想提醒青梅一句,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如今朝中很多大臣都想着把女儿送进宫里来,连他这边也走了关系,让他帮着想想办法。
王喜是个太监,但是却是皇帝近身伺候的太监,这身份可比外面的官都高一等,毕竟皇帝有个什么动静,他是第一个就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