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胎养令

那个据说出身低又目不识丁的皇后?

不可能吧。

大臣们不信。

王太常却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事不管是真假,那都是皇上要为皇后建仁善之名。

圣心所向,作为臣子的自然要摸准皇帝的心思。

“皇后娘娘仁德慈悲,心系百姓,实乃我大齐之幸。”

王太常这话说完其他大臣们也都反应过来了,跟风夸赞的言语不断响起。

赵成章只是安静的听着,朝会结束之后正式下了圣旨,命户部尚书起拟胎养令具体实施措施。

户部尚书领命。

没多久便将详细的推行办法拟了出来。

简单点说就是朝廷每年给每个州府拨一定的银钱和粮食,这部分钱粮是针对当地贫困家庭进行发放的。产妇怀孕到五个月,胎像稳固以后便可以到当地的府衙进行登基,只要符合要求的人家,便可以按月领取一定金额的生育补贴。

补贴会连续发放到孩子满一周岁结束。

也就是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可以按月领钱。

户部尚书已经好几年没有什么大作为了,如今好不容易得了个差事,为了表现自己的才能,又举一反三,除了给与金钱之外,凡是有孕妇的家庭,其丈夫可免除一年的徭役。

赵成章看后果然表示了赞同,“此事你办的不错。”他的目光看着户部尚书递上来的关于胎养令的初步预算。

这一年要花费掉的银子便是一百六十万两。

“这么大一笔银子拨发下去,如何避免当地官员们中饱私囊,而是真的将银子发放至需要的百姓手里?”

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了。

而且是难度很大的一个问题。

自古官员贪污受贿都无法规避,朝廷虽然屡发政令,但奈何事情百禁不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赵成章对这件事自然清楚,官员如果全都两袖清风了,应该也没人愿意当官了。

但凡事不能超过一个度,说明白点也就是差不多就行了,朝廷给你二十万两,你留着一两万两就行了,其他的也该发给百姓们。

但是有的官员就是黑心,真正发到百姓的手里,连个零头都不到,甚至有的干脆就装作根本不知道这条政令。

这也是赵成章最担心的一个问题,他施行胎养令本是好意,但如果因此助长了贪污腐败之风气,便违背了初衷,也没必要做这种花钱不讨好的事情。

大臣们这次也感受到了皇帝的意思,还真的让他们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在施行胎养令的同时,各地同时推行监查司,所谓监查司的作用便是一个监管部门,监查司的人不从官府里出,而是从当地选出德高望重之人做代表,对这笔银子进行监管。

银子下发之后是在当地的官府手上,但是决定这笔银子的发放人确实监查司那些人,两方互不干涉,但又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监查司没有实权,但却有可以举报权力,如果发现当地官员有贪污胎养令银子的,监查司可上书直达天子面前。

而且为了有助于推行政策施行,也同时号召当地的乡绅,富商进行捐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朝廷大量金钱支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