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周刊》在两期内打响了名气,全靠耿甜那种大放送策略,不要钱随便拿,十万十万地让平民拿去看,除了拿的本人会看看,也会分享给周边的人,似乎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这种热度犹如海市蜃楼,免费才有这光景,开始收费后,一切便不好说了……
见正事商讨得差不多,第三位编辑曼德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最近编辑部送来不少信件,当然不是订单,除了给编辑部的以外,还有……那个……写给作者的信件……那些信要如何处理?”
听到他这话,班洛克和伯恩的脸色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耿甜奇怪道:“你们整理好,分别送去作者那儿不就行了嘛?”
曼德木讷地回道:“我以前也干过编辑这行……见过不少作者被读者来信击溃……”
“啊?”耿甜愣了一下,被读者来信击溃是个什么情况?
“就是说,不一定每个来信的读者都喜欢作者,也会有那种抱怨、咒骂性质的信件。还有些是评论家隐瞒姓名寄来的内容,骂得相当辛辣,如果作者一个没忍住,回信骂了,信件会被公开到其他报纸杂志上面,真的!有不少新兴作者就是在漫天的骂声中,彻底退出文坛……”
被读者骂啊……耿甜生活过的那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凡是在网上写文的作者,每一个都被读者骂过,甚至有同行扮作读者去骂,确实有不少作者被骂到退圈,不过更多一心想要写文的作者,顶着读者的口水说什么也会写下去的。
文章质量是否下降、结局是否烂尾另说。
耿甜思索着说道:“这样,你们还是先把信整理出来,给其他作者们送去的时候,提前说明这个情况,若是作者不想看信,也别把信件留下,不然作者肯定会忍不住拆信的,想看的你们再把信件留下。至于带回来的信,唔,全部处理掉似乎不太好,你们有空闲可以看一下写了什么,没有的话就保存起来好了。”
“若是有信写给我的,请不要担忧内容,直接拿给我。”耿甜补充了一句。
三个编辑皆是面露难色,要么低下头,要么移开视线。
“嗯?已经有信寄来给我了吗?”
曼德讷讷不言,伯恩一锤桌子,道:“那些胡说八道的人根本没必要在意!连看的价值都没有!”
“胡说八道?”耿甜歪头,“难不成你们知道寄来的信写了什么吗?”
未免耿甜误会他们擅自拆了她的信,班洛克解释道:“同一个人寄了两封信件过来,一封是给您的,另一封是给编辑部的。我们就看了写给编辑部的信……呃……总之不是什么好话,想来给您的那封信不离十……”
“带来了吗?”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