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诏贤良 天人三策董仲舒

尚谨点点头:“陛下喜欢就好。”

刘彻用董仲舒的理论,自有他的道理,尚谨也不可能去阻止。

“也是,反正我也不会去做官,管这些干什么。”义纵寻思着确实是这么个理,跟他这种小民没关系,“哎,就是总觉得这董仲舒说的哪里不对劲。”

“你觉得哪里不好?”

“其他的也就算了,减轻刑罚这不是瞎扯吗?满口的仁义道德有什么用?光是那些贪官就够我恶心的了。哪个不会说自己仁德?就该好好治治他们,不过我看是没希望了。”

“义纵你似乎更喜刑名之学?”尚谨对义纵的反应并不意外。

“前段时间看了韩子的学说,觉得说的真不错,就是有的地方太狠了。”

尚谨已许久没听人说起韩非,于他而言不过数年,好像与韩非相处的点点滴滴近在眼前,如今却发现,原来已过百年。

“我看你才是该做官的。”

“我?就我这个德行,怎么可能啊?次公能,那是因为他父亲是先帝身边的大臣,我又没家世,又做错过事,现在搞什么德德德的,更不可能了。”义纵满不在乎地摆手,他就压根没想过他的人生有这种可能性。

“若是陛下任你做官,你想如何治理一方?”

“这种假设有什么好想的……”嘴上说着不在意,义纵还是思考起这件事,“自然是一个都不放过,上次河水泛滥,我看那些不做事的就该扔到水里去淹死。”

尚谨但笑不语,该说果然是“酷吏”吗?

“谁不想这么做呢?可是太得罪人了。”

“酷吏”天然便是君王的武器,遭受的嫉恨也最多。

“我又不怕他们,不过万一连累阿姊就糟了。哎,不对,这也没什么好想的,你还不如想想你自己,我看陛下说不定哪一天就把你给诏去做官了。”

“远着呢,何况陛下不缺人才。”尚谨摇了摇头。

这时尚伯莹走过来,见他俩聊的火热,便问道:“你们两个,聊什么呢?”

“母亲,正说起最近陛下诏贤良。”尚谨奉上茶水,轻声回答。

“这是好事啊。”

义纵摇头反驳:“好什么啊?我看就是嘴上说说。”

“说了些什么?”

义纵略一解释,尚伯莹的脸色就越来越差。

“夫人?”义纵看她生气,都不敢继续往下说了。

“果然不是好事。”尚伯莹黑着脸把身上的碎银给按在案上。

她怎么听见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几个字就恼火得很?

义纵心虚地笑了笑,早知道不多嘴了,惹得尚伯莹不痛快。

他试图转移话题:“哈哈……哈……夫人,我阿姊去哪家了?这时候还没回来?”

尚伯莹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淮南王之女。”

“刘陵?”义纵搞不懂怎么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和刘陵有关系。

尚谨知道大约与他有关,叹了口气:“哎……”

“他怎么了?”义纵不解地问,随即想到了方才尚谨和他说让张次公离诸侯王远点,他递给尚谨一个询问的眼神,“该不会?”

尚谨点了点头,义纵不知想象了些什么场景,吓得原地跳起来就要往外跑。

“我去寻我阿姊!”

“哎?我还没说话呢?”

义纵刚推开门,迎面撞上了义妁。

义妁环视四周一圈,疑惑地问:“怎么这么着急?”

“阿姊,你回来了!”义纵这才松了口气。

义妁安抚了义纵,转向尚谨问:“谨,那位翁主冲着你来的?”

“你瞧出来了?”

“嗯,她话太多,很可疑。”

“她最开始是问起我家里人,我便说有个弟弟,她提起自己和张次公熟识,哼!说什么张次公提到过有个叫义纵的朋友,没想到这么巧。”义妁瞪了弟弟一眼。

义纵委屈地摸了摸鼻头,不敢说话。

要是义妁对张次公没有意见的话,可能就和刘陵聊起来了。偏偏义纵和张次公关系再好,义妁也不喜欢张次公。

从刘陵说和张次公熟识起,她心里就对刘陵有了些偏见,后面刘陵再说什么,她都提防着。

“她把话头扯到我父亲身上,又哭诉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我就问她怎么不回去看看,要是缺钱我可以借给她,她就找了个理由搪塞。”

若是个普通女子如此哭诉,义妁是真的愿意借钱,但是这话就是单纯地堵刘陵,偏偏义妁十分真诚,弄得刘陵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下在场几人都被逗乐了,义妁拿起碗喝了口水,才又说:“只是不知是否会得罪她。”

“她要在长安结交权贵,声名与钱财缺一不可。要是一句话就记恨上了,那死在我们前面的大臣多的是。”尚谨摇摇头,“再怎么说,有张次公在,她也不会对你们如何。”

“她跟我打听了你,我说你最爱医书,其余的一概不管。”即便只问了一句,义妁敏锐地察觉出刘陵不怀好意。

“随她怎么想了,这事我会和陛下说,不必管她。”

尚谨相信刘彻的实力,刘安与刘陵不会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