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您这话说的,那猪肉都是家里养的,可这鱼都是河里现捞的,那能一样嘛?”崔三娘自己也是个杀价的好手,自然知道一点不让利生意也不好做:“这样,大妹子,你买一条,我给你抹零儿?”
“那就要这条吧。”那小妇人也是吃腻了猪肉,左右家里人多,两斤的鱼倒也能吃完,便要了一条。
开张大吉,崔三娘脸上的笑就没断过,十分利索地称好重:“两斤二两,统共是四十八文,收您四十五文,如何?”见那小妇人点点头,崔三娘才接过女儿递过来的已经拧成一股的稻草穿过鱼鳃,一手收钱一手交货:“多谢!”
大魏的渔业养殖业并不算发达,主要的鱼类来源还是倚靠打渔,可打渔这个行当那也是靠天吃饭的,市场上鱼类的供应也是时多时少。正巧墨家这回卖鱼赶上了市面上鱼类供应少的时候,是以生意倒还不错,不过一刻钟就卖出了□□尾。
停好牛车的墨大庄再回来一看,也欢喜得很:“生意不错啊!”
“卖鱼的,来条三角鳊!大点儿的啊!”
夫妇俩还未来得及说话呢就又有客人上门了,崔三娘赶紧又去给客人挑鱼去了,墨大庄则蹲下身子跟闺女一起搓稻草绳子备用,一家三口配合十分默契。
不过一个时辰,墨家这回带出来的六十尾鱼就已经卖出了四十二尾,剩下的全都是三斤以上个头比较大的鱼儿在木桶里悠哉极了。
“估摸着是这鱼太大了,买一条鱼也要不少银钱,寻常人家舍不得也是有的。”墨大庄蹲在木桶后边儿看着小女儿拿着稻草逗鱼玩,也知道女儿这是无聊了,便跟崔三娘说到:“无事,这边儿我守着就成,你不是要买东西?带着柳儿去吧,顺道给柳儿买些吃的,这回可多亏了柳儿。”
对于逛街这种事儿,只要是女性,那就不分时空,不论年龄,都是提到就两眼放光的。
瞧着女儿都恨不得帮自己答应了的模样,崔三娘翻过手到衣裳上擦干双手,点点头:“成,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被崔三娘紧紧牵着的墨云柳感受着专属于赶集的叫卖声与讨价还价声交叠在一起的热闹,一双大眼滴溜溜地转着恨不得把看到的所有有趣儿的、新奇的都刻在脑海里一般。
“对,要五个肉丸包,两个三合面馒头。”崔三娘将十二文钱递给卖包子的,接过用干净的荷叶包好的包子,取了最面上的一个肉包递给小女儿:“柳儿先吃吧。”
一口下去,滚烫喷香的肉汁儿混合着小麦的香气立时氤氲开来,墨云柳只觉得自己差点都要把舌头给吞进去了:“好好次!”
看到女儿整个人都因着一个肉包子变得闪闪发亮的样子,崔三娘“噗嗤”一声也笑了:“你这孩子,又不是第一回吃了!”
墨家家境比寻常乡里人家好不少,墨大庄背着崔三娘也买过肉包回来给孩子们吃,一年能有一两回。崔三娘虽然有些怪他乱花钱,不过瞧着孩子们一个比一个高兴,也就由着他了。
如今崔三娘见女儿这般虽有些好玩,不过也不觉得奇怪,只当女儿是会说话以后都把以前来不及说的都一点一点儿还回来,甚至还觉得女儿会说话以后,比以前可爱娇憨了不少,跟她们也更亲近了。
对于这种已经快比城墙拐角处都厚的亲生滤镜丝毫不觉的墨云柳小口小口地吃着肉丸包,每一口都值得赞美:“太好次了、太好次了...”
不过肉包再大,吃得再小口,是包子就有吃完的时候,意犹未尽地回味着鲜肉包美味的墨云柳已经跟着崔三娘买完针头线脑又回到西边儿集市了。
“柳儿这是怎地了?”墨大庄见女儿一脸沉醉不知归路的样子觉着有些好笑又有些奇怪:“跟魔怔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