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儿你觉得定多少合适?”
顶着姐姐跟表姐期待的眼神,墨云柳心中的小算盘敲得噼里啪啦响,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咱们的香草都是山上来的,不值当什么钱,这荷包也就一小块儿布,说白了就是人工费些钱,旁的都不值多少,要我说,最低卖十文,多的话十二三文也是可以的。”
“十文!”听到这个数,俩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墨云竹心里还悄摸摸地想着妹妹好敢要价,毕竟她全副身家也只有八文钱,就是搭上全副身家都买不起一个香囊呢!
墨云竹都这般想了,更何况身无分文的墨云欢。
瞧着两个小女娃都“刚才风太大你说什么我听不懂”的表情,墨云柳叹了口气,娓娓道来:“你们想呀,若是卖得太便宜,那咱们这些日子的功夫不都白做了?咱们先试试,要一个就十二文,三个以上就十文一个,如何?”
不知为何,明明她们仨里边儿最小的是柳儿,可瞧着她气定神闲的样子,墨云竹与墨云欢竟隐隐也有了信心跟底气:“好,那咱们就试试?”
“试试就试试!”
当晚见到两个哥哥跟小云林时,墨云柳还又想到了一个主意,趁夜就给他们仨送了个香囊,还不忘交代道:“若是你们有同窗问起,就说十二文一个啊!”
“小妹你...”墨云峰有些无奈地接过香囊,闻了闻后微蹙的眉头倒是舒展开了,闻到这个味儿以后竟觉得紧绷的头皮都放松了不少,惊喜道:“这味儿倒是不错!”
墨云柳见他这般惊喜,满意地笑了笑,这就是她要的效果呀!继续忽悠哥哥:“不会耽误大哥读书的,你就带在身上,又能驱蚊,还能提神,多好!”
“成成成,真是拿你没法子,快回去睡吧!”秉着疼小妹的心,墨云峰还是收下了香囊,挥了挥手叫小妹快快回去睡觉,自己则要继续读书。
第二日就是赶集的日子,崔三娘也要到集上去卖鸡蛋,如今家里的鸡下蛋贼拉快,每半月就能攒下不少鸡蛋,正好今日也是崔三娘要去赶集的日子,仨小姑娘一早就准备好,提着个小篮子装着香囊,跟着崔三娘雄赳赳气昂昂地坐着“专车”出发了。
“一会儿到集上可别乱跑知道不?”墨大庄坐在前头驾着牛车还不忘回头叮嘱三个女娃娃:“旁人给什么吃的喝的都不能要,若是捧着坏人就大声喊晓得不?”
他这叮嘱了一路,饶是本还有些不放心的崔三娘都被他念叨到耳朵长茧了,捶了他结实的后背一锤:“你再念叨我就自己个走去得了。”
“好好好,不念叨了,不过你还是要仔细着些,顾好孩子们啊!”嘴上说着不念叨了,不过还是不忘最后再唠叨一句。然后就又被崔三娘捶了他一下,逗得乖乖坐成一排的三个小姑娘捂着嘴“吃吃”地笑。
崔三娘被女儿们笑得她有些赧然,先是瞪了眼丈夫,然后又瞪了眼几个孩子,没想到她这一瞪倒叫几个孩子笑得更欢乐了。一路上笑笑闹闹的,倒觉得路程快得很,不过一会儿就到了八方镇东门。
“到这就成了,你回去吧,一会儿我自己带着孩子们回去就好。”提着装满鸡蛋的篮子站在路边的崔三娘催促着墨大庄回去,自己则带着孩子们进了八方镇。
目之所及都是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人声鼎沸,从未到过集上来的墨云竹觉得一切都是新奇的,贪婪地看了周围一圈又一圈,左边儿是好吃的零嘴儿,右边儿是好看的风筝,还有随街叫卖的冰糖葫芦,桩桩件件都吸引着小孩儿的目光。
“卖香囊!又香又雅致的香囊!”冷不丁地被自家妹妹扯着嗓子喊起来的叫卖声吓了一跳才回过神的两个小姑娘见有些路人的目光顺着妹妹的叫卖声落到自己身上,不由得有些扭捏地垂下了头,听着妹妹一声比一声清脆响亮的叫卖声,两人心中默默感叹道:“妹妹(表妹)好威武啊...”
事实证明叫卖声还是有用的,当真有个提着菜篮子的小妇人感兴趣地叫住了她们一行:“小姑娘,你这香囊怎么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