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红豆即可。”
将熬得豆子粒粒开裂得恰到好处,氤氲着桂花与蜂蜜香甜气味的桂花红豆汤小心地端出来摆到秦知允面前,墨云柳笑着递上干净的瓷勺:“我听人说,人不开心的时候吃些甜食心情会比较好,秦家哥哥你吃了我的甜汤,可不许再不开心了啊!”
“好。”秦知允忍不住露出浅笑,第一口甜汤都还未下肚,心情就已变好不少:“吃了柳儿的甜汤,不敢不高兴。”
两人坐在小花园里,和煦的三月春风夹杂着不知甚花香吹来,往来仆从各自忙着,倒无一人搅扰了主子与客人的清静。
接到“线报”的崔三娘与墨丽远远站在角落里瞅着并无一丝逾越,叫人看了却莫名觉得俩人十分亲近的一对小儿女,心情复杂得很。
“我瞧着知允那孩子着实不错,左右柳儿也要议亲,嫂子不妨探探知允的口风?”墨丽并不知秦知允早在正月时就曾向大哥大嫂求过亲,如今远远瞧着俩孩子这般亲近,也是一下子陡然生出的想法:“如今咱们家虽不是官宦人家,不过也算是耕读之家,这柳儿的名声可是越发好了,高嫁些许也不成问题罢?”
崔三娘心里却是乱糟糟的,想起上回女儿言语间全然对秦知允的偏袒,再想想那俩孩子是打小地亲近,这知根知底的,你说要是秦知允无父无母的她都不嫌弃,大不了柳儿出嫁时她们多陪些嫁妆好叫小两口把日子过起来便是。
可偏生秦知允有父有母,还有俩娘,想想镇上那有小妾的大户人家里边儿,甚庶子庶女都被正房的吃得死死的,就是戏文都有正房嫡母虐待庶子的故事!她如何舍得叫自家清清白白的好孩子去受这份罪?
神色复杂的崔三娘心想她往后得拘着女儿些不叫她总去与秦知允那孩子见面。叹了口气,崔三娘淡淡摇摇头,领着墨丽悄无声息地走了。
三月十八,宜嫁娶。
如今墨家名气越发大,那卫城村乃至八方镇不知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墨家瞧,起初只知墨家大儿是定了亲,如今听说成亲,本以为再怎么差也该是定个镇上有钱人家的姑娘,哪曾想人就定了个穷秀才家的孙女儿,还是父母双亡这般不吉利出身的!那多少人得等着瞧热闹啊!
只能说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八卦,不少没收到婚宴邀请的人,那也都三三两两围在墨家门口瞧热闹,毕竟这大喜的日子,墨家再怎么也不可能赶人的。
秉承着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是以等墨云峰等人迎亲回到卫城村时,打巷子口往里进就有老老小小站在那看,眼生的脸熟的都有。
“这墨家咋娶个这般穷的媳妇儿?我瞧这嫁妆都没多少,这也太寒酸了吧?”
“这才是人何家有本事啊!这穷得稀碎的人家也能把女儿嫁给墨云峰这样家底儿人才样样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