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时间是九月,开学两个月后,林倩倩还没来得及多看手里的东西,高考的消息就传了下来。
这次不是口口相传的那种,而是上面直接下的文件,而且高考的时间确定了,就在下个月。
其实在这之前很多人都听到了高考要恢复的消息,但是谁也没想到一下就下了通知。
因为每年都有一两个消息传过来,最后都没实现,所以今年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所有的人都抱着试探的心理,买了书,最后没看到几页,有人根本连书都没买,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林倩倩还是稍微好了点的,但是因为开学的学业任务挺重也没多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跟高考的东西有重叠。
这样一来,高考对她来说难度就降低了一些,只是还有一件事,不确定旁听生可不可以参加高考?
林倩倩问了丈夫这件事,沈凛先让她好好学习,然后自己往家里打电话打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林倩倩既要忙学校的事情,又要准备高考,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少了许多,沈凛为了让孩子不打扰到她学习,经常抱着孩子出去逛。
好在过了两天,家里就回过来消息,她是旁听生,证件还没有办齐,可以参加高考,和其他人没什么差距。但是如果放弃学业参加高考的话,高考失败后,要想重新回来,就需要重新推荐。
林倩倩知道两者自己只能选其一,和丈夫商量了一下,最后选择高考。
旁听生的身份和真正的大学生差距很明显,不说高考成功,以后有各种补贴,但说以后学校分配的工作,差距也很大,所以林倩倩打算报名高考。
和她不同的是,另外两个人都打算继续学业。林倩倩知道三个人的目标不同,没有劝另外两个人。
其实她也有些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上,不过有丈夫在后面做支持,她觉得这次就算失败也能接受。丈夫说了,如果这次不成功的话,下次可以继续。
就是确定高考了以后还有一件事需要考虑,那就是在这里复习,还是在家复习。
沈凛听了妻子的顾虑,考虑了一会儿,最后告诉她留在这里。
林倩倩也是这个想法,在这边的好处就是没有人打扰,但是同样的也没有人帮她看孩子。
不过这些只要丈夫在,就解决了。从高考的消息下来以后,沈凛除非必要的事情一般不出去,就算出去买菜也是在孩子睡着了以后。
林倩倩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复习身上,同样她没忘记把自己整理好的笔记往家里寄了一份。
因为记忆力好,所以那些东西她写过一遍,已经记得很扎实了。就算把东西寄到家里,也不影响她的复习。
让林倩倩没想到的是,过了两天沈凛找地方接电话,问家里收到笔记了没有。得到的答案却是笔记被人拦住了。
而且拦住的人家里还认识,就是被沈凛沈治兄弟俩教训了一顿的宋起,那天家里人都不在家,沈治去上学了,两个老人下地干活,所以镇上下来送东西的时候根本就没收到。
其实本来这些东西应该是自己去镇上拿,但是他们隔壁正好有一个青年在邮局上班,附近的东西都会好心捎过来,只是没想到这次的东西会被人截住。
他在村口问沈家的地址,被宋起听到了,直接冒充沈家人,把东西领了。
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小青年也没有想到会有人敢冒领。
不过宋起的胆子是真的大,大家都在一个村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发现东西没收到,以后沈婆子立马让儿子去镇上问,得到的答案是已经送下去了。
只是谁送的,谁送的,一打听就出来了,加上村里有人看到宋起提着一包东西跟做贼似的回院子,那可不就闹清楚了吗?
宋起开始不承认,但是大队长直接带人进了他的屋,最后从桌子上看到了林倩倩的笔记,还有林倩倩给沈治写的信,这一下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宋起想在狡辩,只是没人给他机会了,这件事被村里所有人知道了,名声比以前难听。以前只是好吃懒做而已,现在又加了个偷盗的罪名。
林倩倩听到这一波三折的消息,也吓了一跳,不过结果是好的,沈治能拿到复习资料就好。
接下来的时间,林倩倩偶尔会把整理出来的东西往家里寄一份,平时就抱着书本啃。
沈婆子已经习惯了儿媳妇这两天往家里寄一件东西,隔壁的小青年已经知道了沈家的位置,每次把东西带回来,直接往沈家送,不经过别人的手。
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很短,林倩倩还觉得自己没学完时间已经过去了。
因为报名是在家里报的,各种手续都是大队长帮忙办的,林倩倩高考要回家考。
其实都亏了大队长,如果没有他的话,林倩倩必须亲自回来,而且要到处跑,大队长办手续的速度比她自己办手续的速度快一倍不止。沈老汉直唠叨着等儿媳妇考完了试,要请大队长过来喝杯酒。
林倩倩这一次认识到了大队长的尽心尽责,只是来不及感谢,一回到家立马看书,第二天就要参加高考。
沈治在家里复习效果远远不如林倩倩,在农村,就算没有事,也有人会到处串门。又有人进来看到他在学习,就会说几句,就算沈婆子一再说明儿子在学习,不想让别人过来打扰,也有几个不会看眼色的人时不时过来一趟。
听到沈治的抱怨,林倩倩有些后悔,早知道就把他也接过去了。只想到突然想到沈治自己不一样,对方在上学,如果去了那边肯定不能上学了,还不如在家里,星期一到星期五有老师在。
因为家里有两个考生,沈婆子做饭的时候都觉得手有点抖。因为天冷,怕两人受凉,沈婆子吃完晚饭后又熬了一锅姜汤,一家人一人喝一碗。
“我就不喝了吧?”沈老汉看着面前的姜汤,不想喝。
“你也得喝,都得喝,谁感冒了传染了他俩怎么办?”沈婆子这段时间以来是怕则怕那的,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吓得不行。
大学生呀,本来儿媳妇是旁听生,她已经够高兴的了,没想到现在儿子儿媳妇都要去考大学了。想到两人如果能考上家里就是两个大学生,沈婆子就止不住心里的高兴。
“娘,我们没事,跟平时一样就行。”林倩倩看到婆婆过于紧张了,连忙说道。
“还是得注意。”沈婆子摇摇头,坚持相信自己的说法,“那不是以前考科举的时候,就有生病出来的。”她小时候听长辈讲过,以前考试一天就能抬出来几个人。
“娘,以前是要在屋里好几天不出来,和我们不一样。”林倩倩哭笑不得,现在考一场出来一次,和以前封建社会在一个小破屋里,好几天吃不好喝不好能一样吗?
“那也不行,凡事多注意。”
“好。”知道婆婆是为了自己好,面前的姜汤也凉的差不多了,林倩倩一口闷了下去。
本来还想拒绝的沈治看二嫂都把姜汤喝了,自己肯定也躲不过,跟着一起喝了。
看到他们都听话,沈婆子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对,喝了就不会感冒了,天这么冷,明天过去考试,别冻着。”说完又跟二儿子说,“二凛,我记得家里有两个暖手瓶,你都找出来,到时候倒好了水,包起来带过去。等到了镇上找户人家换点水,你给个几分钱,人家就愿意。”沈婆子交代道。
“好。”沈凛把这件事记下来。
沈婆子把要注意的事情一件一件安排妥当了,这才放几个人,回去休息。
夫妻俩躺在床上,儿子被婆婆抱过去了,林倩倩问丈夫:“凛哥,我今天看三丫有点不高兴?你知道因为什么吗?”
“奋进来过一次。”沈凛说道。
“奋进,他来干什么?”林倩倩皱眉,都这么长时间了,才过来看妻子孩子吗?
“娘说是从外面打工回来。”沈凛把今天母亲告诉他的消息说出来,“带着钱过来的,回家一看,妻子和孩子都走了,连家都没进就过来了。”
“那现在怎么又走了?而且三丫也不高兴。”林倩倩疑惑了,听丈夫的话三丫丈夫也不像是个拎不清的人。
“打算拿打工的钱回家盖房子,等盖好房子过来接三丫。”沈凛打了个哈欠,他想跟妻子聊着两人之间的话题,但是妻子总是说别人,只是不想说,妻子问了也要说,“三丫今天又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所以不开心。”
“我以为是生气了。”林倩倩松了口气,对方只在她回来的时候笑着打了个招呼,一晚上都不大高兴。她想问怎么回事,但是怕惹三丫更生气,没敢问。
“没有。”沈凛摇摇头,妹妹和妻子都是好相处的人,两人不会闹矛盾。
林倩倩知道是自己想多了,这下能够安心睡觉了,睡觉之前在脑子里把明天要考的东西过了一遍。
沈凛知道她没睡着,但是一直不出声,一直到妻子的呼吸声变了,才安心睡觉。
他知道妻子有个睡前复习一遍的:习惯,一直陪着她,直到她睡着了自己才睡。
高考这一天天不亮的时候,沈婆子就起来给两个孩子煮鸡蛋做饭烧开水。等林倩倩和沈治起来的时候,早饭已经摆到桌子上了。
“赶紧洗洗热水,我也烧好了,洗干净以后快点吃饭,吃完饭就去。天冷点就冷点,别去晚了。”沈婆子说道。
几个人就着外面的热水洗了一下,开始吃饭,因为现在还太早,其他人都没起,所以只有他们三个人吃。
林倩倩只吃了一个鸡蛋,另一个直接递给了丈夫。
“你吃。”沈凛面前也有两个鸡蛋,沈婆子觉得不管是去高考还是送人去高考都不容易,而二儿子要在外面站一天,所以鸡蛋也给他煮上了。
“凛哥,我吃不下了。”林倩倩摇摇头,“要不让娘吃了?”其实能吃得下,但是她觉得吃两个鸡蛋完全没必要,吃太多反而会发困,影响发挥。
“嗯。”沈凛点点头,把自己的一个鸡蛋拿出来留在桌子上。
沈治看看哥哥嫂子都这样做,也跟着拿出来一个鸡蛋。
沈婆子在外面帮几个人灌暖手瓶,不知道几个小辈的动作,直到三个人吃完饭出来,她把几个人送出去,看着孩子们骑车拐了弯,回头收拾碗筷的时候才看到桌上整整齐齐的三个鸡蛋。
“这几个孩子。”沈婆子知道孩子是留给他们的,毕竟一个鸡蛋的事,两口就吃完了。
“老天爷保佑,好好考试。”沈婆子又念叨了一句,然后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收拾好,鸡蛋拿到厨房里放在锅里热上,等会儿吃饭的时候,闺女外孙女孙子三个人一人一个刚刚好。
另一边,林倩倩坐在丈夫车后面,旁边沈治自己骑着车,从家里到村口的时候,一个人都没碰到,但是越往镇上走,碰到的人越多。
而且他们走的还是一个方向,看起来都是要去考试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2023:58:322020-03-2123:57: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末微凉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