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铺一层底料,约摸二尺厚,前边儿的人铺,后边儿的压实来。”葛歌与二壮一组,先给村民示范一遍:“等松针铺完后,小茹你带着大家把我给你的那桶土饼子掰碎成栗子大小隔一步丢一块儿进去,后边儿的人再跟上,把土跟松针都掩埋上去。”
这几日葛歌也没一刻消停:收松针、上山寻羊肚菌、培育菌丝、翻垄挖坑…全都在为种羊肚菌做准备。
今日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葛歌便带着如今领自家工钱的十几人全都到挨着栗子林边上自己留出来的十亩地那儿,种羊肚菌。
大家伙儿都是干农活的好手,听完小里正说的注意事项,都不用片刻,便都上手了。
这回用于种羊肚菌的田共有两亩地,除了来种羊肚菌的,村里还有有空的人也全都过来了:小里正要在这片空地上围一个圈,全都种上刺玫。
这可是个大工程,每月定期拿工钱的除外,剩余的便都按日薪算,来干活一日便给一日的银子,村里家家有钱赚,自然是乐得干这活儿的。
种羊肚菌其实不难,难得是配好底料的方子,以及菌丝的培育,不然就是瞧多少遍这播种的顺序,也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底料也是葛歌先配好的,堆在地头瞧着跟座土山似的,叫人瞧不出这混杂了松针土、苞米碎还有牛粪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玩意儿的土究竟有啥奥秘。
葛歌如今手里的菌种只够种两亩地的,干活儿的人多,不过半个时辰便已全部种完。
“再去挑些水来,面儿上撒层水别叫日头给晒死了就成。”葛歌将草帽摘下来握在手里当扇子扇,交代众人浇完水就再去帮种刺玫的村民一起忙活:“各位叔婶你们先忙着,小茹你带小雀她们几个回去,明日要用的菇还没割出来呢。”
张丰收与李瑞去了国都,如今每日要送的菌子数量反而一直持续缓慢增长,原是云州城里因银耳子的限量抢购而一时名胜鹊起的葛家菌铺,如今生意越发好,上回五月底,葛歌到州府去盘账,惊喜地发现这一个小小的菌铺一个月营收竟已达近千两!
虽说这大头都是银耳子的功劳,可其他寻常菌类的销路也打开了不少,如今葛家菌铺几乎已成为云州城中过半酒楼饭馆订菌类的固定供货商,可谓是生意爆棚。
也幸好是葛家如今已有三座大菇房投入使用,王小茹、小雀等人每日有大半的工作时间都是泡在菇房里忙活着,倒也勉强还能供应得上。
“哎!”王小茹如今已是在葛家工作的六七个小姑娘里边儿的小管事,脆脆地应了声好,洗干净手便去叫人回去干活:“翠翠!柳儿!叫上人咱们家去干活儿了!”
不过一会儿,一行七八个十三到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三三两两手挽着手,热热闹闹地说着笑着跟着葛歌的脚步往村里回。
走到葛家门口,葛歌与小姑娘们分别,推开虚掩的木门进去,却不见家里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