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拖油瓶 17

生命的继续 沙柳273 1825 字 2024-05-20

“是我妹妹家想弄点营生,家里除了我妹妹就是一群孩子,我不帮着照应哪行?”王秋远解释。

“安家不至于生活有问题吧?他们可是得了卖厂子的钱!”

“要不怎么说寡妇再嫁难呢!安家连遭大难,最后还被孙家与外人合伙摆了一道,就是有卖厂子的钱也不够那么折腾的。剩下的钱安家老太太想给孙子留着读书娶妻。我妹妹这俩年都是靠我周济,孩子眼看着要起来了,读书生活将来娶媳妇买房子哪个不要钱?这不就想着用我给存下的那点钱和锦堂合伙干点啥。”王秋远将妹妹说的惨兮兮,但愿能博得同情。

“那个精盐是怎么回事?”田玉庭问,他更关心这个。

“咱们吃的都是粗盐,细盐面金贵吃不起,要是能做出细盐面岂不是可以卖几个钱”

田玉庭点头,看在王秋远每年给他赚大把钱财的面子上又问了问需要他做什么。

当然是盐,盐是管控的东西,没有批条谁能私下买卖?还有地方,田玉庭出面就能好买。

“我让锦堂多帮着照顾着,那孩子机灵,跟洋人熟,先跑跑路子,成不成看机缘。那孩子也不容易,连个家都没有。”

前期计划用土法,产量肯定不高,田玉庭便做了人情。

书玉是一定要掺和一脚,没办法,她和书玉算投资,每人只占百分之十,季锦堂以后全权负责,要百分之五十,王秋远要照应着,占了百分之三十。出资一样多,占比不一样,没有异议。

设计买地建厂房,搞关系,主要是盐场那边,拉一吨盐少算就是出入。表面用盐十吨,实际拉了十五吨,这五吨盐就是私账,连税都免了。

冰兰决定先用的是半工业化半土法,这样可以减轻投资,却影响产量。当然为了挡住别人的目光只能这样。真的量化连续生产这得多少人盯着!

定制的设备从国外运来就需要小半年,设备到了厂子也起来了,冰兰的培训也结束了。为啥她会?冰兰经常拿着一本书讲,那些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季锦堂有些晕。

溶解食盐、过滤、除钙除镁、结晶、包装几乎是手工,甩干粉碎却是机器。当精白的细盐面出来后所有人都笑了!办理算了一下,精盐成品率大概在78%左右,而精盐的价钱是粗盐的五六倍。投入的煤电、人工、石灰等化学药剂算进入利润也能翻几番。

不用多了,一天能做出半吨精盐,每斤精盐按三毛批发,一个月下来就能净赚五千块,只多不少。但工人要三班倒,防止设备上结晶。这么一算一天就不止一千斤精盐了。

书玉有些不好意思,看了好多天就她什么也干不了。

“幸亏有冰兰指导,我看股权重新分,我再给冰兰一成”王秋远道。

季锦堂和书玉也要拿出来,冰兰是推辞再三,最后她变成百分之二十,王秋远百分之二十,书玉和季锦堂的不变。以后全靠季锦堂管理,他以后就是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