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也是最简单的可能,是充当曹操的说客,想要说服都督向北投降。”
“痴心妄想。”鲁肃笑道。
诸葛亮也微微一笑,“虽说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发生的可能性却不小,曹操既然能做到将‘欲与君会猎江东’之语借由竹筒沿江传下,其志不可谓不骄狂,做出劝降都督的事来,也不足为奇。”
“嗯,”鲁肃点了点头,“你这么说,也有这种可能,只不过我深知公瑾为人,此计绝不可能实现。还有别的可能吗?”
“第二种可能,则是刺探军情。”
“嗯,这个理由倒是更为可能。”
“不过曹操既然如此骄狂,未必愿意这么做,而且江东紧密,岂能轻易为人所探。”
“这倒是,我江东虽狭窄,却都是忠义之士,何况他孤身一人,片刻不离公瑾左右,也不可能探听到什么机密。”
“那也未必,”诸葛亮看了鲁肃一眼,“蒋干既然远道而来,都督又和他有同窗之情,岂会让他失望而归。”
“哦,孔明何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军中消息,自然一向求真,但以都督的智慧,自然可真可假,我话已至此,子敬若是再装作一无所知,我可要生气了。”
鲁肃哈哈一笑,“我的确一无所知,也丝毫没有参与,至于公瑾会做什么,我的确不知道。孔明知道吗?”
“那也并不难猜,都督以为心腹之患的,首当其冲便是荆州水军,若能除去蔡瑁张允,自然是最好的结果,我料都督见蒋干前来,必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鲁肃低头喝了一口茶水,“孔明既然这样说,不知在孔明眼中,公瑾这么做有几分成功的机会。”
“那就要看戏份做的足不足,蒋干是否徒有其名,而曹操又是否本就疑心荆州降将,尤其是蔡氏一族。”
“孔明——”鲁肃放下茶盏,“你足不出营,却能料定天下之事,未免令人生畏。”
“子敬言重了,此计若果然成功,对我孙刘联军对抗曹操,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此时恐怕没那么容易,还有其他可能吗?”
“有,还有第三种,那便是蒋干此来,是为了投靠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