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拱手道,“都督询问,在下不敢不答,我近日的确思的一计,正好上呈都督。”
“且慢——”周瑜微微一笑,“我恰好也思得一计,不如你我分别写下,再做比较。”
“如此甚好。”
鲁肃亲自取过笔墨绢帛递给二人,周瑜和诸葛亮各自写下计策,同时展开,两块绢帛之上都只写了一个字——火。
“哈哈哈——”周瑜、诸葛亮相视一笑,“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鲁肃也十分高兴,“你们两个智者计策相同,看来想要击破曹军,最终就着落在这个火字上了。”
诸葛亮道,“曹操虽然被我烧过两次,料想他还是不会接受教训,这第三把火,一定可以让他十万水军灰飞烟灭。”
周瑜颔首道,“大计既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做好火攻了。”
诸葛亮道,“都督妙计无双,想必已有谋划。”
周瑜道,“不错,我已备好了饵,且看他们是否会上钩。”
“饵在何处?”
周瑜微微一笑,“大约明日,孔明便知。”
诸葛亮拱手道,“既如此,在下告辞,都督如有军令,在下必全力而为。”
“有劳先生,吕蒙,替我送先生回营。”
“是。”
鲁肃看了周瑜一眼,“公瑾,你将我留下,准备让我做什么。”
“有件为难事,我苦思无人,只能请你走一趟。”
鲁肃肃容道,“公瑾但请吩咐,鲁肃绝无不从。”
“好,”周瑜颔首,“在说出我请求你做的事情之前,我想让子敬站在曹操的角度,来审视一下他此战的对手,也就是我。”
鲁肃不意周瑜竟然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但他还是认真地思考了很久,方才说道,“年少有为,胸怀大志,足智多谋,勇武果敢。”
周瑜微微一笑,“子敬真是谬赞了,我姑且坦然受之,不过我想让你看的,不是我的优点,而是我的缺点,或者我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