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第二十四个故事

俗话说事不过三,经过了这一遭,宋母可真是一点不敢放心,回到家之后连觉都睡不着,就眼巴巴的等董娘子上门了。

一晚上宋母望着董娘子家所在方向,那叫一个望穿秋水,终于熬过了漆黑的夜,等来了黎明,只这是否会是宋母的黎明可就不好说了。

天刚朦朦,熬了一夜的宋母最后还是忍不住眯缝了眼,只是还不忘吩咐儿媳妇去做早饭,不吃饱,哪有力气等人上门啊。

约莫到了早上七八点钟,宋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场噩梦,却不记得梦到了什么。想着董家人过来的话,也差不多该出门,宋母强撑着从床上爬起来,吃过儿媳做的饭,这才打起了精神等人上门。

这一等又是一个小时,大概到了上午九十点,远远的瞧见一个人影过来,宋母顿时喜出望外,蹭的一下坐起来。

只是等人慢慢走近,宋母这才发现了不对劲,董娘子身形大概也就是一个年轻妇人的身形,不说多苗条,可至少正常,只这来的人怎么瞧着五大三粗的一个壮汉模样。

等人到了跟前,宋母才知道那不是自己的错觉,上门儿来的确实是一个男人,她不认识这人,那人却很自来熟的说自己是董娘子请帮忙过来走一趟的。

听到第一句话,宋母心就不自觉沉听下去,果不其然。

或许是因为中间夹杂着其他人,董娘子没多说,只说自己劝了又劝,娘家和夫家还是不同意,于是她当然也不能同意,只能婉拒她的这番好意。

至于之前给的那二两银子,董娘子连提都没听,宋母第一反应就是她毁约不成,还想赖账。

这下宋母可就慌了,因着之前她太着急,兼之乡下人做事一般也就是口头约定,没有立契签字画押的认知,本以为双方说好银子也给了,对方就不会反悔,哪知道还能来这一出。

银子没了,纵使她跟赵家那边解释,人赵家也不会相信这话,也就是说董娘子这边的银子要是要不回来的话,就只能自己倒贴进去。她给了足足二两银子,要是董娘子赖掉了这二两银子,要不回来、她可就亏大了。

眼瞅着钱财两空,宋母心慌下,一下子抓紧眼前汉子的手臂,生怕人跑了,在她眼里,这汉子和董娘子那已经是一伙的。

帮忙跑腿的乡下汉子确定被嘱托的话传到,就要离开,他是到镇上买东西顺便,不然也不能专门大老远跑这一趟,话说完就要走,宋母还欲纠缠,死活拽着不让走。

那壮汉哪里肯干,他力气又大,宋母压根不是对手,他手一甩就将宋母甩开,瞅着人大跨步离开,宋母摔倒在原地的身影显得格外的凄凉。

想到自己这阵子的遭遇,被人掀开的宋母不由得悲从中来,顿时嚎啕大哭:“我这是什么命啊,怎么这么难呢?”

悲伤归悲伤,宋母还是觉得银子比较重要,第一反应就是上董家将钱要回来,只是不等她再出门,赵家的人就先她一步上了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