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究竟怎么做才是最好,冉佳怡始终没确定好。
即使他愿意把三个孩子接到身边,亲自照顾,但宋家那边还有孩子的父亲和爷奶亲人,会不会愿意她摸不准,再者孩子总会慢慢懂事,届时她该如何解释自己当年造的一系列的谎言,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最后,冉佳怡还是决定,定时回去看看孩子,就跟后世父母在外打工一般,如此麻烦了点,可也确实能避免很多麻烦。
确定下来后,冉佳怡准备了一些东西,少数是吃食,大头还是几本启蒙书和笔墨纸砚之类的,是的,冉佳怡准备送他们去读书认字,不求能考科举,但求能认得几个字、懂得些道理。
这一趟回去,不是很顺利,是冉佳怡早已预料到来的,她也做好了准备,可真正面对时还是很心寒。
一去半年多时间,宋家人没有一个关心她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有没有吃苦受累,关心的都是她一个月月钱多少、有没有攒下钱来,甚至宋母看见了她看回来的书本,还嫌弃她瞎浪费,说些不如把钱都给她之类的话。
冉佳怡知道宋家的德行,一概没搭理,只是态度坚决地将两个大的送去了镇上的私塾,远离宋家,多费些钱包吃包住也是值得的。
至于小的,年纪小不记事,半年不见连冉佳怡这个亲娘都不认得了,还是冉佳怡带了几天才重新认识。
因着有乔家这个外家的照看,三个孩子的日子不算太难熬,多好说不上,但宋家人有的三个孩子都会有,并没有因为冉佳怡这个亲娘不在而受到区别待遇。
与之相比,宋大郎的日子就堪称水深火热了。
怎么说呢,冉佳怡的离开对于这个家里其他人来说,其实并没有重要到不可或缺。
就比如说对宋父宋母而言,三个儿媳少了一个,家里的活计依旧有人干。对于其他兄弟妯娌而言,除了要干的活多了一点外,也并没有什么影响,至于三个孩子虽然没了亲娘的照看,可有宋母是不是照应,兼之乔家外祖父母的照看,影响也有限得很。
但对宋大郎而言,自从媳妇离开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他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还是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孤家寡人,且不说单身父亲带孩子的各中艰辛,他现在是
的状态是衣服破了没人补,晚上一个人带三孩子睡觉,有了烦心事都没个说话的人,是真憋屈。
但再憋屈也得忍着,宋大郎委屈没用,他倒不是真的对前媳妇儿有多深感情,但有个人搭伙过日子总不一样。
在媳妇离开的半年内,宋大郎也暗戳戳的希望再娶一个,但一切都败在宋母的强力镇压下,按照宋母的话来说,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了,娃都有了三个,还娶个什么劲,没见老四至今还在打光棍嘛。
对此,宋四郎很有些话说,家里粮食不够吃,看着上面三个哥哥时不时要把自己的吃食分给媳妇孩子,他短时间内都不想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