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小鬼们点点头。

……

回去后,简绣继续进入书中学习。她在那些字形中行走四顾,忽然看到不远处似乎有人。

走近了看去,是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人一看就学识渊博,或坐或立地研究不同字体的字。

他们看得很认真投入,简绣不好意思打扰,就站在一边看着他们。

终于,其中一个老妇注意到她,笑眯眯道:“怎么来了一个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其他老夫子也都过来打量,“不知这位慧秀娘子怎么称呼,如何豆蔻夭折?”

“我,我叫简绣。”

老夫子们纷纷报上名字,简绣用书查阅了一下,没想到他们竟然都是流芳百世的圣贤,画像高高挂在书堂里,受天下文人学子稽首膜拜的那种。

简绣又紧张又惊疑,这些作古多年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

一个老夫子看出她的困惑,微笑着捋须答道:“老夫听说鬼王有一奇书,便放弃了投胎转世的机会,一直在此遨游。学海无涯,而吾生也无涯,岂不比在六道苦海不知是人是畜来得逍遥自在?”

“说来真是要感谢凌公子,古往今来只有他编得此书,还能一直随世事变迁改动,还愿意让吾辈在此间观摩……他才是世间最博雅之君子。”

他们谈起陵骨来,溢美之词赞不绝口,和外面那些嫉恶如仇的修士完全不一样。

为了这些知识而放弃投胎转世,值得吗?

简绣大概是不愿意的。对她来说,活着的意义并不是知书达理,而是去体会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尽管有时很痛苦。

可是看他们如此孜孜不倦,似乎比她见过的所有人都要充满生机。

“阿绣姑

娘小小年纪就有志驻足此书,想必生前也极为聪慧通透。”

简绣很惭愧地摇头:“我只是随便看看,我连字都不认识,无法和你们相比……”

老夫子们听她这么说,更来了兴趣。要知道他们生前除了读书明理之外,便是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桃李满天下。死后虽然能继续博览无尽的知识,却无用武之地,属实有些遗憾。

此时来了这么个小姑娘,恰似雪中送炭,他们自然迫不及待地将这里的玄妙都分享给她。

“不是老夫自夸,论遣词造句,文章通达,还无人出我左右。”

“她字都认不全,何谈作文章?书法才是基础,一旦定型难以更改,从今以后阿绣姑娘就跟着我练字吧。”

……

简绣被他们吵得头晕,争论许久,最终他们给简绣制订了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长达几十年,细化到每天每个时辰学哪门课,安排得满满当当。

简绣: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