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02章:我还没死

重生绿茵教父 潇小啸 1744 字 2024-05-20

感受着后颈处越发强烈的痛感,刘霄威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情——自己真的得到了重活一次的机会。

“妈知道你这段时间准备考试确实挺累,但是只要过了今天上午面试这关你就轻松了,我跟你爸也不用再为你的工作发愁了。”

停顿片刻,于敬荣怜爱的摸了摸刘霄威的后颈,一脸慈爱的说道:“行了,快点起来收拾收拾吃点饭,一会出门直接打车去文教局免得迟到了。”

一向奉行“勤俭持家”原则的于敬荣,只要时间允许只要是不超过2公里的路程一般都是选择步行;超过2公里的基本也是坐公交,除非万分紧急的事情否则她是根本不会选择打车。

在于敬荣“言传身教”之下,“前世”的刘霄威在日常消费方面也是比较节俭的,最起码在通过bt币成为“百万富翁”之前是这样的。

根据“到文教局面试”这个关键信息,再结合之前灌入自己脑海中的大量“视频”片段,刘霄威判断自己应该是回到了2005年的8月13号,因为这天是他参加文教局面试的日子。

…………

由于2005年底北溪市将有大量中小学教师面临退休,所以文教局决定公开招聘150名教师。

这次招聘的名额虽然是150个,但是出于管理和财政支出的考虑,有编制的“正式”教师却仅有80个,剩下的70个名额则是外聘形式的“临时工”。

当然,即便如此最终通过报名审核参加笔试的人数也有近2000人,尤其是就业面十分狭窄的体育专业,报名人数甚至占到了报名总人数的近六分之一。

尽管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愈发重视,教师的整体收入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但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下海经商的收入水平远非一份“正式工作”所能相比。

然而,在东北这样一个观念相对陈旧的地区,很多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父母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一份“体面的”正式工作,而不是下海经商赚大钱。

40比1的竞争虽然堪称惨烈,但是婉拒了沈城体院留校任教邀请的刘霄威,不但轻松的拿到了“体育教师组”笔试成绩的第一名,在专为体育教师增设的100米、800米和跳远三项体测加试中也全部拿到了第一名。

笔试(总成绩占比50%)和加试(总成绩占比20%)结束后拿到67.8分的刘霄威,已经和第二名之间拉开了8.8分的差距。

可以说,只要在最后的面试中不出现太大的纰漏,刘霄威将会毫无悬念的迈入“光荣”的教师队伍,而且还是有编制的“正式”教师。

面试开始前一天,文教局人事科长周公义让科员小王将各专业笔试成绩第一名应聘者的个人资料整理出来,先给负责这次招聘工作的马光宇副局长送去一份,然后再按照专业细分送到各组面试官的手中。

尽管有很多人时常对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环节的公正性提出质疑,毕竟这一环节的不确定性,会留给那些背景深厚的应聘者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

然而,一般情况下但凡在笔试(包括其他加试)环节位列第一的应聘者,基本上都不会在面试环节遭遇面试官的恶意压分。而且,很多时候面试官们还会为笔试成绩优秀者增加一些“印象分”,毕竟任何单位、企业在考虑“人情”的同时,也还是需要能够承担重要工作的优秀人才。

很显然,刘霄威便是教育系统需要的“人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