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321章:华夏人“不按套路出牌”

重生绿茵教父 潇小啸 1552 字 2024-05-20

首先,国少队的后防线配置,明显弱于董峰志、何永泽、李琦、牛健壮4人领衔的中前场。

若是面对进攻手段较为单一的对手,精于上抢的林渊和擅长补防的李惠龙还能较为从容的应付。

但是,面对进攻手段极其丰富的西班牙u17队,即便攻守兼备的李琦、牛健壮、金井道三人全力参与防守,也很难有效遏制对手的攻势。

其次,一旦国少队选择回缩防守,对于擅长传控的西班牙球员来说无异于“示弱”的表现。

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虽是双方的整体实力,但是对于青少年赛事来说,球队士气的高低在很多时候甚至要比自身实力更加重要。

对于比分落后的西班牙u17队来说,国少队的“示弱”不但会加速他们的士气恢复,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国少球员“我们不如西班牙球员”的心理暗示。

最后一点,百米突破11秒大关的董峰志,虽是本届世少赛中速度最快的球员,不过面对身材普遍不算高大但却擅长卡位、协防,且身体较为灵活的西班牙后卫,仅凭简单的直传球恐怕很难充分发挥董峰志的速度优势。

因此,国少队非但不能选择回缩防守,反而应该利用对手先丢一球心态不稳的机会乘胜追击。

即便无法继续扩大领先优势,也要尽可能的延缓对手调整心态重整旗鼓的时间,从而为己方争取最大的利益。

而且,身为国少队“实际掌舵人”的刘霄威,也并未冒失的选择大举压上,而是继续让董峰志、兰云奇、何永泽三人压迫对方的防线,迫使对方后卫无法从容的向前推进。

同时,中场四人积极逼抢对方的中场球员,不给对方从容组织参与进攻的机会,从而减缓后防队友的压力。

后防线上则是继续沿用林渊、石科两人积极上抢,李惠龙居中拖后随时进行补位的策略。

刘霄威的选择表面上看来虽然有些激进,但其实却相当于将“防线”设在了对方的半场。

同时,由于董峰志三人继续在前场压迫对方的防线,不但可以在起到延缓对手进攻速度,降低进攻质量的作用,还能逼迫对手无法在进攻端投入更多的兵力。

当然,这样的战术选择对于国少队球员的体能消耗无疑是巨大的,所以并不以体能见长的董峰志三人,在前场的任务主要就是压迫对手防线,同时尽量封堵对方向前传球的路线,而非一定要从对方脚下完成抢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