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天府书院

秦五年,大年初七。

南阳作为国都,如今是整个秦国最为繁荣的地方。年节过后,集市重开,街上人流陡增,除了本地人之外,还多了不少外乡人的身影。征服兆国,让秦王的威望空前之高,也让原来的兆国人慢慢进入到秦国的领地。这其中有慕名而来的学子,也有走南闯北的商人。

街道规划整齐,左右屋舍精巧而雅致,街边摊贩个个精神抖擞,满面红光。不止精气神好,他们身上穿着的衣裳也很干净,鲜少能看到打补丁的,这也间接说明了在秦王的统治下,百姓生活更进一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新娘的气氛。

而在这个时候,一群穿着统一的小萝卜头们正排着队走在街上,一个个粉雕玉琢、齿白唇红,或天真烂漫,或少年老成,各有各的样子,但一看就知道都是拥有很好的教育,他们穿着蓝白色的衣服,除了胸前的图案有所不同之外,其他的一模一样,一起上街的样子还挺震撼。

“这群小娃娃真是可爱,应该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一位第一次来南阳的原兆国商人感叹。

旁边的小贩笑道:“那都是天府书院的孩子,自然可爱。”

“天府书院?”商人不解。

小贩挺直了胸膛,自豪地道:“这可是皇上亲自提名的书院,皇家管治的嘞!”

一边另外一个吃饭的百姓也附和道:“这个天府书院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收,只要你家孩子能够通过皇室出的考核,就能进去,不用你花钱,所有费用皇室都包了,咱们这儿不少老百姓的孩子都在里面。”

其实这个天府书院的前身就是很早之前建立的收养孤儿的机构,只是当时并没有取一个统一的名字,在打完兆国之后,尹婉儿就将这事儿提上了日程,几个月前天府学院才正式问世,皇室直接管辖,由左右丞相顾师言和诸葛亮担任名誉校长,且向全国招收学生。

而天府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是还没有教导完成的孤儿和战亡将士的遗孤,当然是要经过挑选的。

当时有过反对的声音,不过尹婉儿的心腹占据朝堂上的半壁江山,很快就压了下去,用尹婉儿的话来说,若是

连为国捐躯的战士子女都没有资格读书,那么这个书院不开也罢,他们是要培养为国为民的好孩子,而不是培养家里有钱的孩子。

也不是没有走后门的,比如说正好年龄卡上了的风羽家小公主和许聪家二少爷。

风羽和许聪为了能让自家孩子进天府学院,那可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都用上了,搞得尹婉儿有段时间看见他们的脸就头疼不已。风瑾家也有合适的孩子,但是风瑾不和他弟弟一个路数,直接让儿子自己去考核,这是要平实力进入天府学院的意思。

要说风家和许家也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势力,为啥都争着要去天府学院?还不是因为尹婉儿承诺顾师言和诸葛亮都会前去授课,还有教武功的女子班先生花木兰和男子班先生赵云等人。这样的师资力量,试问有谁不眼红?

这倒是带动了不少大势力的孩子一起竞争名额,于是经过数轮精心挑选,天府书院第一批学生定了下来,这些人平均年龄都在五到七岁,男童一百,女童一百。其中寒门子弟和势力子女各占一半,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大势力的孩子还是比一般人能打,毕竟他们启蒙早认字多。

天府学院是分科加分班的模式,分班倒和年龄没有关系,纯粹看学习程度如何,分别四个等级——天地玄黄,所以五岁在天班,七岁在黄班都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尹婉儿还要求孩子们需要统一的服饰,每个班级的孩子只在胸口处有不一样的标识用来分别。因为这事儿朝臣们又吵了起来,不过这次吵架的分为两个阵营,武将和文官。

武将表示校服一定要干净利落,走出去都英姿飒爽;文官表示小小年纪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况且学院刚刚建立,统一校服每在百姓面前露一次脸那都是宣传,可不能让人觉得天府学院出去的孩子们都跟混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