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二合一想法

风筝沾了水,但那位女子一点不嫌弃的拿在手里,有种珍宝失而复得的意味。

乔庭渊的余光瞥到女子的眉眼,没有多看,却在心里迟疑了一秒,意外的觉得有些眼熟。

正想着旁边有一位眼熟的女婢扶着那位小娘子,眼神依旧警惕的盯着他。

这一下,乔庭渊便想起来了这位娘子,应该就是曾经送回来的那位吴娘子了。

吴娘子较为胆大的打量着乔庭渊两眼,恰巧乔庭渊抬眸,便与乔庭渊不期而遇的对上了视线,她羞红了脸颊。

应该也是回忆起了乔庭渊的身份。

吴娘子目光盈盈的望了一眼乔庭渊,随即又反应过来自己的举止略微大胆,赶忙假装正经在心里咳嗽了两声。

她之前生性活泼,自从住到了谭府之后,便安静了许多。

“多谢郎君相助与奴家。”

吴娘子手上失而复得的是她父亲最后给她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纪念品之一。

避免吴娘子的声誉受到影响,乔庭渊只是侧身微微拱手,不再多言。

那边去拿热水的仆人过来向吴娘子打了声招呼,嘴里说:“娘子,查老爷那边传话过来说是今晚晚一些回院子里,请您明日再来相聚。”

吴娘子又问了几句查松的事情。

两厢告别之后,乔庭渊打开了客房的门,仆人的热水已经送了过来,正在倒在浴桶里。

乔庭渊不习惯仆人近身侍候,他婉拒了仆人,自己解下衣服。

看着热气腾腾的水,乔庭渊继续刚才的沉思。

他没有立即提出拜查松为师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原因。

那就是,查松与谭知府到底是什么关系?而这位吴娘子又与几人是何关系?

他敏感的感觉到,自己如果真的拜师成功就是仿佛涉入到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里。

乔庭渊不由得想去了解当今的局势。

虽然他在康朝生活了十几年,但是皇家的消息与民间的生活并不相通的。

书人的嘴里了解一些皇室奇闻,有真有假,但都是些无伤大雅的事情罢了。

乔庭渊的思路放到了沈近存身上,看样子只能麻烦他了。

沈近存今年的院试未过,还有明年可以再试一次。

若是明年的院试还未过,便要等大后年的乡试之后才再是院试。

如此一来,乔庭渊想要参加乡试的话,其实是要等上两年的。

乔庭渊今日与查松的对话之中感受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但其实已经很让查松惊讶了。

查松为官多年,见过鲤鱼跃龙门的农家子不少,但是能真正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而且基本功扎实到这种地步的人,确实少见。

寒门贵子听起

来好听,但是寒门明晃晃的摆在了那里,使得教育资源严重受到了干扰。

乔庭渊明白这个道理,他在思考,是否要在两之后参加乡试呢?

他真的可以继续参加乡试吗?

或许是因为睡在不熟悉的地方,乔庭渊略微翻了翻几次身子,平复了自己动摇的心情,前前后后才睡过去。

第二日一早,查松又颇为友善的喊了乔庭渊去吃早饭,吃完了又聊了一会儿学习上的事情。

查松喝了一口茶水,淡淡的拐到了乔庭渊的家里,他问:“现在家里情况如何?你父亲还是从前的活计?”

乔庭渊心生疑惑,抬眼与查松对视之间,又只见查松恍若如常的眼神,仿佛只是唠个家常,便只当做闲谈。

“前几年开了家铺子,家父想换到光州城里试试。过几天就回家处理此事。”

乔庭渊委婉的告诉查松,我过一阵子就来光州城里。

若是查松有意收他为徒,这对查松来说,是更有时间接触。

查松果真笑眯眯的说:“府学的进课不等人,要尽快入学。”

一听查松这个语气,乔庭渊问:“查公是在府学任先生?”

有了查松的点头,乔庭渊便放下心了许多。

在府学任教,就是他们有的是机会可以接触,毕竟知府的家也不是自己想进就进的。

虽然乔庭渊聊得有些不舍,但是眼下自己身上还有事情,他便再次提出了告辞。

这回查松又指了谭知府里的仆人护送乔庭渊回去。

等乔庭渊被请到了轿子里之后,他才发现走在外边的两个仆人手里都捧着两件礼盒包裹住的礼物。

就是不知道是查松准备的还是谭知府准备的。

乔庭渊原先看来,他本以为那位吴娘子与谭府关系要更密切,现在看来还真不一定。

轿子摇摇晃晃的抬到了客栈,乔成一早就在门口找了个座位,眼巴巴的看着门口。

看到乔庭渊在那个轿子里露头,立时站起来,随即一种惊喜涌上了心头。

两个仆人围在乔庭渊身边走过来,嘴里说着:“乔郎君,我们放到您房间里去吧?”

乔成连忙说:“不用了不用了,你们也都怪忙的,劳烦你们二位了。”

他笑意满脸的,身板微屈。

得那两个仆人把腰弯的更狠了,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

“这是府上老爷恭喜乔郎君得了榜首,我们当下人的也只是跑个腿儿。”

乔庭渊把乔成扶起来。

“有劳了。”乔庭渊摸了零钱给两个人。

乔成听着两个仆人说的话,颇有些惶恐不安,但又看了看旁边身高渐渐能追上自己的乔庭渊,笑出了皱纹。

他伸手拍了拍乔庭渊的肩膀。

是他的平安,让他现在对这些官老爷家的奴仆也不需要卑躬屈膝了。

俗话说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虽然下人有轻易就会被主人家打骂卖掉的风险,但是好歹也是有着富贵人家的门路。

从社会地位上比不上那些农民百姓,但是论关系网还是下人更厉害。

乔庭渊仿佛感知到了乔成的想法,静静的让乔成拍着,心里涌起了一股满足的情绪。

“爹,铺子的事情看得怎么样了?”

听乔庭渊这样忽然问起,乔成一拍胸脯带着乔庭渊去了挑好的那一家店铺,他找了主人家,打开了大门,上上下下的看了个遍。

“一听我说你考上了秀才,人家立马同意了我说的价钱。”

铺子定在了一家珠宝阁旁边,是个拐角的地方,另外一边还是卖些糕点之类的店铺,倒也还算相济。

铺子后面还带了一间院子和几个居住的小屋子,倒也还算是配套,

乔庭渊看着走来走去的人群,细细的分辨着这一片儿的受众消费水平。

“爹,你想好价钱了?”

“既然都是在光州来了,肯定不能向从前那样便宜了。要不然咱们家还活不活了?”

乔成在光州城里开店也没有求大富大贵的心思,只是方便自家儿子读书的时候,多给儿子攒一点学费而已。

而且生意做的太大也不好,容易给自家读书的儿子误了名声。

像他们这种自家营业,没有超过一定规模的,算是容许范围之内的,总不可能一点其他的事情不让做。

乔成心里早就算清楚了定位,但是还是要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免得出了差错。

乔庭渊看着差不多了,余光瞥见了那家珠宝阁上有个小门牌写了“江”字,他眉尖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