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花朝庙会

雪兔没有面对外人的避让,乖巧地叽叽叽卖着好,圆溜溜眼珠转着,趴着好好的给摸耳朵。

“这可是宫中的独一只,外头很难找着,母亲去给你打听打听。”

这话一出口,雪兔红宝石般的眼睛都睁大了些,毛遂自荐般叽叽叽大声了点。

它绕着黛玉指尖一圈圈转,试图让自己留下。

黛玉看出它的意图,揉着兔子软软的短毛笑道:“这是谁家的不好,偏偏是北静王的。能留的一时,也留不了一世。”

兔子伤心一摆首避开手指,往窗外帘子处窜了窜。

它回头嘤嘤嘤了一回,见没人留下自己,哼唧一声飞快消失了。

黛玉习惯了它的离开,踮起脚尖看白箭一般的雪兔溜走。

她一挥手,剩下的礼单也不听了,让人全部收到库房中。

“宫中赐下的东西也收好了?”贾敏随口问了一句,看女儿点头,便了然。

“日后有宫宴,那贵妃许会有别的小心思,玉儿不必和她太亲近。”

她在闺中时身为唯一嫡女,和嫂子王夫人相处得只是淡淡,并无深交。

因而对王夫人的大女儿也没什么交情。

贾老太君自她上京头一回见面,就提过想要联姻,被她直接拒绝了。

自己女儿定是要嫁个专一的。

如宝玉那般多情怯弱、北静王那般风流专横,皆是不可。

“这就是三殿下送的书?果然有心了。”贾敏看到桌上书籍,转了个话题。

她之前也替女儿打听说书籍的下落,可惜没有音讯。

如今三皇子这一出手,既然让黛玉喜欢,那林府中人也会一起喜欢。

“他倒也是个好的,这次还送了我东西。”

贾敏想起三皇子后院的寡淡、为人的高雅,揉揉女儿的脸玩笑:“这算是借着玉儿的光。”

黛玉鼓鼓脸颊,问是什么,难道也是书籍?

三皇子不会将书籍到处送人吧?

“是人参王。的确是有心的。”贾敏重复了一遍评价。

之前她在扬州大病一场,对外宣称都是人参王治好的。

在京中也有类似传闻,说是人参王能治百病。

人参王难得,如今三皇子还特意送了个品相皆是上乘的,称得上体贴入微。

“不过我冷眼瞧着他也是体弱,和我当初有些相像,难得他还能出来行事。”

黛玉依偎在母亲怀中听着话,口中下意识接道:“是呢。我第一次见三殿下,也是这样想的。”

她在诗会上初见三皇子时,也和母亲一般感叹对方毅力。

那病和自己曾经相似。若换到自身,定是要卧床歇息的。

幸而现在母亲和自己都病愈了。

黛玉想到这里,脑海中灵机飞快窜过,模模糊糊的念头闪起。

她沉默地用心想了会,也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颦眉有些安静。

“玉儿可是累了?”贾敏心思都放在女儿身上,很快抛开三皇子,劝着黛玉去歇息。

“晚间郊外还有花灯会,让哥哥们带你去瞧。现在先歇歇为好。”

黛玉点着头回了院子,脑海中思绪一回,还是一无所获。

她在昏沉沉的思索中睡去,一觉无梦。

等到晚间,父亲母亲因为升官之事走动,她便跟着哥哥们出去看京城的花灯庙会。

今儿是黛玉生辰,也是百花生辰,民间的花朝节。

人们按照习俗到郊外游玩、品尝时鲜。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贺花神!”

一群小孩子拍着手喊着歌,在郊外窜来窜去,将歌声洋溢地到处都是。

今儿郊外与往常的不同,黛玉下轿瞧了眼便立在原地。

郊区像是被分成了两部分。

左边的高树由五色彩笺与红绳系满,橙黄绸条、各色锦帛装点花丛,彩妆般俏丽。

右边枝梢上挂着一盏盏小小的“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远远望去犹如火树燃烧。

“哇,不愧是京城,花朝居然如此盛大。”林清目不暇接啧啧赞叹,脖子在左右两边晃动。

二哥林温面上稍有疑惑,伸手摸了摸树梢上的红绸,察觉这景色分外陌生。

“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带着帷帽的黛玉曼声念过前人诗词,冲二哥眨眨眼睛,“二哥来京这么久,不会没见过赏红吧?”

“的确是第一次见到外郊如此装扮。”林温眸子往外转了一圈,没露声色观察着。

“那就是今年更热闹呗,正好妹妹生辰。”林清大大咧咧,完全没在意不同,欢腾就要往前。

林温思量了会历年和今朝的区别,再想起妹妹生日宴上三皇子和北静王的贺礼。

他瞧过这如同打擂台般争相装扮的两边,掩口不谈了。

“送花灯、送花灯。”

一个婆子走了过来,身后跟着摊车,一路分发着灯笼,口中还在念念有词。

来到黛玉面前时,她伸手给出一盏芙蓉花灯,“这是花灯节赠礼,花神的节日,赐福于众人。”

“哇每人都有吗?”林清为京城的大手笔赞叹,跃跃欲试等着婆子给他分灯。

“只有姑娘家有。”婆子锲而不舍想将花灯递给黛玉。

中途伸出一只手,将花灯接了过去。

“我来替妹妹拿着吧。”林温斯斯文文,手下以不容抗拒的力道接过灯。

婆子面色变了变,幸好在天色掩护下并不明显。

她念叨了几句也好,转而笑眯眯慈和问道:“姑娘觉得这是东边的好看,还是西边的好看?”

黛玉在帷帽下瞧了眼老婆婆,再看她身后装着灯的推车摊子。

这等花灯看上去很是精致,合起来也是价值不菲。外郊东西又是两种装扮。

她若有所觉,看看迥然不同的两边,顺着心意决定,“多谢婆婆赠灯,我更喜欢西边的。”

比起五色彩笺,她更爱那灯火透出的莹莹红光,犹如红宝石般璀璨。

老婆婆点头而笑,口中继续吆喝着送花灯,告辞后离开。

林温注视着她背影,看她呼喊着推着摊子径直往外走了,眸子微微眯起。

“走走走。”林清完全没注意到周围的不对劲。

他大着脸说要帮妹妹拿灯,将芙蓉灯从二哥手中接过,越发兴高采烈。

扬州算是热闹,可和京城是两中氛围的繁华。

他摇晃着花灯,听到前面有锣鼓声喧嚣,便拉着哥哥妹妹一块上去。

拐过树枝缠绕处,入眼是一座寺庙,“古迹花神庙”的牌匾在晚间都锃亮非常。

众人来来往往到花神庙去拜祭,献上精致素馔,以恭祝仙诞、祈求花神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