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一传到秦军手里,那是一脸懵逼,要不要这么坑,临阵换将不说还不知分寸瞎来,没看自家大王都不管大军调动吗,现在陪着大伙吃吃喝喝的人安安稳稳坐着好不好,自己演技都还没发挥到极境,你丫就自己送来了,之前只是前戏啊,我们真的还能再演一波的。
陈峰与王翦也都楞了半天,都不知道楚王熊悍这智商是怎么当上楚王的,怎么会这么单纯可爱,后面一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关键还是陈峰亲征的缘故,要不是陈峰这位秦王亲征,也不会给楚王熊悍只要抓住秦王就大事了结的错觉。
楚王熊悍都已经上钩了,还上钩得这么彻底,再不给他面子就不好了,四处隐藏的秦军纷纷开始出动,各路开始合围,陈峰在包围圈已经完成的时候就出场将楚军帅旗抹去,然后直接将楚王熊悍抓了回来,这么单纯可爱的楚王陈峰真舍不得下手,决定带回咸阳好好养着。
帅旗被毁,大王被抓,楚国大军一下子就混乱了,大秦将士开始围攻,楚国大军场面完全失控,兵败如山倒,项燕想救都救不回来,已经没人理会这位前统帅了,只能带着些许亲卫准备逃向楚国国都郢都。
不过这么一支精锐队伍瞎子才会看不见,而且合围的小将王贲、蒙恬、李信早就看见了,直接带着自己所部的将士开始向着项燕所在围去,一直追到黑夜,李信好运的抓住了项燕,真是天意弄人,历史上李信被项燕击败,这次李信反倒把项燕活捉了。
项燕这一次可没自杀,毕竟历史上项燕是主帅,这一次却是楚王亲征,一通乱来后加上陈峰的出手才导致兵败,羞愧感也没那么强烈,更多的是对楚王熊悍的怨恨,要不是为了家族,项燕绝对不会交出兵权。
历史上项燕还把后来继任的楚王负刍王位给废了,扶持昌平君熊启为王呢,这一次倒是没机会了,因为楚王
熊悍为防项燕不听话,把他全家都带来了,要不是项燕要带着家眷一起走,还没那么容易被李信捉住,这倒是要更加地感谢楚王熊悍那神来之笔。
秦军合围用了三天时间,楚国大军逃的逃,降的降,直到三天后才将战场彻底打扫干净,这一战,秦军擒获了四十二万楚国降军,十万楚军因为各种因素失去了性命,还有十几万零零散散的楚军不知跑去了何方,不过也有四万多大秦将士在这一战中失去性命,毕竟兔子急了还咬认呢,何况是装备齐全的楚队,总体上来可以说这一战是完胜,之前陈峰与王翦早就做好二十万大秦将士损失的准备,现在损失这么低还多亏了楚王熊悍。
至于楚王熊悍现在已经老老实实的了,毕竟在敌国大军中间呆着也是压力山大,刚刚被陈峰飞过去抓来的时候那种呆滞感完全没法说,不过被关了三天后,熊悍彻底醒悟明白过来,楚国完蛋了,在知道秦王没有弄死自己后顿时开心起来,交代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毕竟楚王熊悍也见识了秦王那飞天能力,还是老老实实的来得好,完全没了之前那股子意气风发。
对于四十二万楚国降军,陈峰也没有选择武安君白起那套,全都被后续来的秦军拉回韩国帮忙建设这一块新加入大秦的版图,至于让他们在楚国建设那是以后的事了,毕竟这些降军对于楚国太熟悉了,万一跑了那就是大秦的损失,还不如拉去韩国呢,至于大秦本土早就有月氏人在建设了。
楚国剩下的城池都是兵马空虚,早就被调得干干净净,一路来因为有楚王熊悍的带领劝说,各大城池都纷纷献城投降,打已经没法打了,死守也已经不会有援军前来了,毕竟屈原那种人物是少数,不想投降的城主有倒是有,不过城里有的是想要投降的,所以结果没有任何变化,大不了临时换个城主上去,至于之前的城主怎么了就不关大秦的事了。
接收城池不需要陈峰这位大秦君主去管,陈峰在接收了楚国国都郢都后就没再去理会了,楚王熊悍以及一干楚国大臣也被连家带口的被送往咸阳,在没有想好如何处置之前是不准备将他们留在楚国的,项燕一家子也被送
往秦国,到时候都怎么处理都要看情况。
现在楚国战败,直接与大秦接壤的就只有三国了,赵、魏、齐,至于燕国刚好被这三国护在后面,无需直面大秦兵锋,不过这一次战局变换得太快了,完全出乎几国的意料,要不是陈峰不想直接去攻打剩下几国了,保不准还能再打几个下来,不过韩楚两国各地需要平定,不管不顾只会让大秦自顾不暇,还不如让余下几国在惶惶不可终日中慢慢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