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师资格证06-2013:23已编辑投诉编辑记录阅读数:68444
事实证明,邵沛霖的壮举确实成功了。
点击右侧跳转阅读前文:《梦师资格证》第一百九十二章有梦应麒麟
《梦师资格证》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后的方舟
那是1997年的春天,协会施工队在清理一块2级区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船型埋藏物。经多方考证,协会确定,这里就是当年邵沛霖自埋的地点,这艘勘探出来的船只,很可能就是传说中邵沛霖版的“诺亚方舟”。
整个梦师界都沸腾了。
按照先前的主流推断,所谓宝船只是邵沛霖的美好设想,他自埋后发生了妖魔化爆炸,理论上,精神体肯定碎成饼干渣,混入无序区的滚滚洪流,无处可觅了,因为记载中,邵家的后人没能让邵沛霖的精神体完聚,甚至连碎片都没捡回来。
万没想到,这艘船是真的存在,而且到现在依然坚挺。
当时外面的世界,都在关心香港回归,梦师们却心心念念着一艘船的“回归”。后续勘探表明,这艘船确实是由一个活人的精神体“妖魔化”膨胀变形而成的,令人感慨的是,这个“妖魔化”的船型精神体,散发出来的能量却和公共梦场a区能量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十分的纯净。
邵沛霖的“诺亚方舟”正式被挖出来,是在2017年,挖掘工作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因为它太大了,又太精致,施工队数次修改挖掘方案,生怕一个不慎,让画舫再度沉入无序区,更生怕给这件举世无双的国宝造成一点损坏。
因此,直到邵沛霖自埋了整整一个世纪,他的船才和后人见了面。
“你们都见过那艘船,对吧?”薛畅好奇地问,“外观到底是什么样?”
“绝美无俦。”关颖说,“你看见就明白了,真的是一件无与伦比的珍宝。”
那是一艘漂亮得让人无法转开目光的画舫。
红色的巨大船身,缀有珠帘玉璧,锦绣的山水画屏流转变化,美不胜收,白色的光芒不断从船身溢出,仿佛泼溅一般。红色画舫犹如行驶在牛奶的海洋里,正在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红白相间,好看极了。
画舫的内部一共有十二个房间,仪器检测发现,门内藏有惊人的、难以想象的能量。
顾荇舟告诉薛畅:“第一个登船的人就是你舅爷爷,他是理事长,又是邵家的后人,自然是当仁不让。然而他尝试了前面三扇门,却没有一扇能够打开。”
薛畅有印象,他在苏皓的记忆里看到过这一幕。
“为什么我舅爷爷打不开画舫里的门?”薛畅十分不解,“我记得他的精神体已经超过1500t了。”
“精神体达到1500t,只是要求之一,仅仅能量达标还不够。”
想要打开画舫的房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精神体能量要超过1500t。第二,母文化必须是中华文化。第三,人无法选择房间,而是由房间来选择人。
“后来,经过各种尝试和总结,大家才弄明白,不是理事长能量不够,而是他选错了房间。”顾荇舟用手比着数字,又笑道,“画舫的前面三扇门分别是:正月,二月,三月。全都在春季。然而你舅爷爷散发的并不是春季的气质,画舫是活的,它看人看得很准。”
薛畅听得半懂不懂:“不是春季的气质?那是什么季节的气质?”
“冬季。”
原来画舫的每一扇门里面,蕴藏的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对农历的每一个月的总印象。
这是个农耕起家的古老民族,在近代的加速器到来之前,它曾经长久处于农业社会,对农业社会来说,再没有比季节的变迁更重要的了。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发展出了独特的传统历法,这被称为“农历”的历法,渗透到了民族审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和只记得法定节假日的现代人不同,古人对时光的改变是十分敏感的,对他们来说,桃花就是三月的象征,不会提前到二月、去挤占杏花的位置,更不会延后至四月,因为“人间四月芳菲尽”;八月份最重要的节日不是国庆长假,而是中秋节,团圆赏月比什么都重要;准备过年的各种琐事就应该安排在腊月里,谁也不会在十一月就“喜迎新春”……但如今的圣诞节常常在农历十一月,现代人“过年”的情绪能延绵三个月之久,这也是古人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