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明本就有一双巧手,上辈子做科研项目,这辈子玩弄手中的木头,随着太阳渐渐西斜,来夏家院子里村委们眼睁睁的瞧着平平无奇的粗苯木头在顾清明的手中跟生了花儿似的变成了乖乖巧巧的形状然后被打孔弯曲变形最后成为了一辆自行车的主干。
还别说这样子做成的自行车还真挺好看,围观了整个过程的村委们对着夏队长频频点头,眼中露出了羡慕,顾知青可真是个宝贝,没想到还真让他把木头做成了自行车。
顾清明忙碌了一下午才勉强做好了一辆比较粗糙的木制自行车,没敢让别的人试骑,自己骑了上去,在各个村委的眼皮子底下围着院子骑了一圈,然后下了车看向各位村委,开口道
“各位叔伯,这就是我做的自行车,你们看,能行吗?”
“我看能行!”
河下村的村长走上前去摸了摸自行车,点点头。他可没想到他们村后山上的木头还有这作用,只不过这离夏强国说的人人都拥有一辆自行车还有点儿差距,用木头做自行车好是好,就是一费功夫,二废木头,后山上的木头可不是源源不断都有的,就是他们村的人自己去种,长起来也都是需要时间的。
“张叔,你看咱们能把这自行车直接卖给外国人吗?”
顾清明当然是知道张村长的顾虑,本来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在国内推广,想要赚的也不是国内人民群众的钱,他上一世就有听过什么广交会,专门面对国外搞进出口的,他还知道好些外国人就喜欢他们华夏国的传统文化,喜欢他们华夏国的传统物件儿,比如以往的家具模样,或者是民间的手工艺品,拿着这些东西去忽悠那些外国人,不愁他们不乖乖掏钱出来。
听到顾清明的话,张村长陷入了沉思中,他也听说过这什么广交会,可从来没想过他们村可以去参加,毕竟他们村子里的人好像也拿不出什么特别的能卖钱的好东西。
“咱们走稀少精贵的路子,反正这东西如今就只有我会做,不愁没人买。”
顾清明很自信,他敢保证现在想到用木头来这样做自行车的人除了他就没别人了,所以他这是独一无二的,大可不必大数量的往外输出,物以稀为贵,到时候的价格大可以往高了提。
“再有张叔,木头能做的可不止是自行车,咱们村子里的木匠会做的东西多了,好些准是那些外国人没见过的,到时候咱们做得更精美些和自行车一起拿过去,不愁没人买。”
见张村长还犹豫,顾清明看着做自行车剩下的木料,又说道。这些木料完全可以做成一些颇具趣味儿的小工艺品,再在上面雕刻些繁复的或者富有吉祥意味儿的花纹或者字,见着稀奇想买的人肯定不少。
听到这话,张村长一琢磨,可不是,他们村的木匠能干得很,做的东西又结实又漂亮,照着小顾知青说的,那些外国人见了一准儿稀奇,肯定是能卖出去的,还是小顾知青有文化,他可就没想到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