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满座众人,心思不一。然而佘崇明与赵识之间的裂痕,已经肉眼可见到无法弥补。

但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佘崇明竟从御座上下来,先是将萧志毅、赵乾两人扶起来,勉励了一通,要他们速速前去抓人!

只可怜两人但没觉得自己深受皇恩,反倒一头雾水。锦州城这么大,三千皂衣军宛如泥牛入海,这会子想连夜翻出来,简直等于在说笑话。

迫于无奈,两人心知今夜是决计不可能搜查皂衣军的了,那就只能够命令四处加强防备,以备意外。

萧志毅和赵乾正要齐齐应声,却听见佘崇明又笑道,“小赵将军自去宫外领兵,劳烦萧将军和赵卿一起替朕守卫宫门”。

刘三俊面无表情,只拿余光去瞄赵识。

果然,赵识虽不至于面无表情,但脸上也没什么过大的波动,约摸是早就被佘崇明伤透了心。

王川就跟没看见殿中那诡异的氛围,连声道,“陛下,臣愿与小赵将军同往!”

佘崇明顿时大喜,连声赞道,“王卿真乃肱骨之臣”!

因为若让赵识一个人守卫宫门,佘崇明不放心。那就只能再添一个人,而这个人无论如何都只能是萧志毅。因为赵乾与赵识是同宗兄弟。

当日怀揣着某些离间的心思,他才会将赵乾提拔起来。然而到了紧要关头,佘崇明的疑心病又犯了。

他实在不知道赵乾还愿不愿意听令于赵识,所以绝不能让这赵家两兄弟来拱卫他的宫门,于是便凑出了萧志毅加赵识的搭配。

可若让赵乾独自前往宫外,佘崇明又不放心。左右为难之下,王川竟然愿意主动请缨,与赵乾搭配,不管是监督还是监视,都是再好不过了。

以上种种,殿中除了萧志毅,人人都不是傻子,谁都看得分明。

刘三俊都只好由衷的感慨一声,玩弄权术、勾心斗角、君臣相隔到了这样的地步,佘崇明不亡才怪!

不过应当也差不多了,刘三俊瞥了一眼牛油蜡烛的燃烧长度。现在蜡烛已经烧了三分之一了,估计等到蜡烛烧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就是佘崇明的亡国之时了。

刘三俊的预料并没有出错。如果俯瞰锦州皇宫的话,就会发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诸般错综复杂的势力汇合。

从北侧宫门而入的是赵识的两千部众,其中一千是皂衣军伪装的。原本预定的计划只有一千皂衣军能够乔装入宫。可谁能料到,佘崇明贪生怕死至此,自己调拨了两千赵识部,那就别怪刘三俊了。

这时候,如果再算上原本就驻扎在北宫门甬道两侧的两千赵识人马。那么今日,进入锦州皇宫的就足有四千人马。

看上去似乎很多,然而东、西侧宫门各有赵乾、萧志毅两千人马,若是再算上佘崇明下令带进来的各自两千人马,那么,局势就开始变得格外复杂了。

因为此刻,萧志毅和赵乾的人马加起来足有八千人。而赵识的部众,就算再加上守卫南侧宫门的两千人,也不过是六千人。

这么一算,敌方八千,己方六千,看上去简直毫无战胜的希望。

刘三俊丝毫不惧。如果没有足够的胆量和赌性,他根本不敢带着三千人马进敌方的地盘。

刘三俊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的,因为此刻,宫内与宫外共同发生了一场场看上去……很不要脸的偷袭。

宫外

一百皂衣军人人着轻甲,他们分散在距离宫门不远处,于阴暗无声的角落里盯紧宫门。

一旦有内侍宦官带着几个士卒骑马出来,便即刻跟上。

这些宦官拿着圣谕要去各个要害之处宣旨,或是去往武备库,或是去往粮仓,或是去往军队,反正要义就是要让诸将士提高警惕,防止皂衣军侵扰。

比如,二孙就是这样一个小太监。他是福禄的干儿子之一,故而才能获得传口谕这种殊荣。

二孙年纪不大,没担过这种重任。这会子,心里慌慌,两条腿软和的跟个面条似的,差点连马都爬不上去。

好不容易被身后陪同的士卒扶上了马,二孙强行让自己镇静下来。这可是干爹交给他的任务,要是办好了,在陛下那里就得脸了。

二孙深呼吸一口气,拽着缰绳,小跑前进。他跑出宫门,到了御街前。正是深夜,街上什么人都没有,天色还黑乎乎的,叫人心里发抖。

“那是什么……人?”

二孙有点夜盲症,他眯起眼,正想宵禁之后为何还会有人在街上?只可惜话还没出口,即刻被人一箭射下马来。身后的士卒竟无一错漏,统统被射成了个马蜂窝。

“快着些”,小队长钱八一催,即刻就有女子上前,换上了二孙的衣物,眨眼之间,就成了个面白无须、身形瘦弱的小太监。

他们仿照着这些士卒的人数,一一骑上马匹,直奔武备库。

“什么人?!”

武备库这种地方,防守极为严密,光是大门前就有三重哨卡。

“陛下有旨,还不快速速唤你们将军出来!”

又尖又细的太监声音在武备库外响起,守卫的将士倒也不慌,“还请验明身份”。

小太监便将一众文书递给守卫看了看,守卫这才急急忙忙前去唤人。

等到这位负责管理武备库的将军将这七个士卒、一个太监请入武备库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为首的士卒钱八即刻长刀出鞘,他生怕一击不成,用的力道便极大,竟然活生生将这位将军的脖颈砍断了一半。钢刀卡在骨头里,血液喷涌而出,竟让周围一众守卫看懵了。

不过眨眼之间,这位将军便没了声息。其亲卫惊惧之下提刀便砍向钱八。周围守卫回过神来,厉声喊道,“敌袭!敌袭!”

然而此刻武备库外喊杀声一片,刀刃相撞,血液迸溅,人声汹汹。摆明了是皂衣军的援助到了。

因为天黑,多数人都在酣睡之中,皂衣军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武备库甚至发生了小型营啸。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散的散。不过半炷香的时间,战斗就结束了。

只可怜萧志毅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出宫巡查各个要地的兵备,就已经弄丢了一个武备库。

不,远不止一个武备库。

城中有三处武备库,四处粮仓,各有守卫约莫一千人左右。而一处要地,能够分配的皂衣军不过两百人,强攻是决计不行的。况且这七处战略要地,赵识已被排除在外。

最后众人只好定计——骗开大门。

果然,一旦被骗开了大门,几乎在同一时间,这帮疏于兵备的守卫,顷刻之间就被皂衣军杀了个干净。

这也是整个计划的第三步,诱使佘崇明自己派遣信使去传旨,督促各个紧要地带注意警戒。

宫外计划如期完成,七个要害之处,尽数落于皂衣军之手。

与宫外的战争同时进行的是宫内的战争。

八千敌方守军主要驻扎在东、西两侧宫门,刘三俊不是没想过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了佘崇明。以他的性命威胁守军,保不准就能兵不血刃拿下锦州城。

偏偏大殿之上,除了几个臣子之外,还有守卫接近三十七人。佘崇明怕死,于是他又陆陆续续唤来了数个守卫。

而刘三俊固然可以乘着三十七人的守卫不备之下,挟持佘崇明。

但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一来,大军没有到来之前,他极有可能被殿外的守卫射成刺猬。更别提他一这么做,顷刻之间就暴露了赵识,因为是赵识带他进来的。

所以唯一的战略着眼点就只能放在外面的大军身上。

只要外头的大军赢了,佘崇明便无力回天。就算他今日要自刎于殿内,刘三俊都能笑着叫一声好。

此刻,六千的赵识部和皂衣军混杂在一起,他们会分为两队,一往东,一往西。

西宫门

巡逻的小队加了好几个,说是今夜宫里不太平。人人心里提心吊胆,只盼着这黑黢黢的夜晚能够尽快过去。

将军于嘉身着盔甲,一遍遍的在宫墙上巡逻。锦州皇宫与别处不同。因为战时,所以它的外围是有一圈小型城墙的。

“今夜大家都警醒着些!”,于嘉一面走,一面厉声喊道。

“将军,都安排妥当了”,于嘉的副将贾博明低声道,“各处巡逻的人员也都增派完毕”。

话音刚落,即刻就有士卒声嘶力竭的喊道,“敌袭!敌袭!”

于嘉一个箭步冲到城墙前,才发现城墙之下,已经灯火煌煌。

似乎有人打着火把,身着皂袍。

“是皂衣军!”

于嘉厉声道,“皂衣军来袭!注意防范!”

“都给我把刀拿起来!今儿就叫这帮人看看老子的厉害!”

“再去传讯各宫守卫,就说皂衣军来袭,请他们注意警戒!”

于嘉刚刚嘱咐完毕,正想再啰嗦两句,皂衣军就开始急速攀爬城墙。

“快快,传令下去,把火油、滚石都送上来!”,于嘉肉眼可见的神色雀跃起来。

就算这帮皂衣军看上去也只有两百个人,可若能有此战功,他保不准就不用被萧志毅压一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