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宁抿了抿嘴,反问:“你怎么知道他喜欢我?”
金丽儿一副你是傻子的表情看着她:“我要是看不出来,我就是瞎子好吗?我哥都看出来了!”
没想到连金威那个傻大个都看出来了。
金丽儿还叹息说:“唉,我之前还说让你和我哥成好事,我阿爸阿妈还挺乐意呢!我哥也挺高兴,可是一看蔡解放,他立马就歇了心思。”
“什……什么意思?你哥喜欢过我?”邓秀宁更吃惊了。金丽儿是开过这样的玩笑,什么十五六岁嫁人,可以嫁给她哥之类的,可是邓秀宁真的以为就是玩笑而已。
金丽儿非常嫌弃地看着邓秀宁:“你这么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那时候学校里除了你我,还有别的好看的女孩子嘛?不喜欢你难道喜欢我这个亲妹妹?”
她还真是挺自信的,把自己和邓秀宁放在一处比。
不过她除了皮肤比较黑,五官确实长得不错,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和大多数本地人的样貌不太像。
话题就这样跑远了,金丽儿和邓秀宁八卦了一堆,邓秀宁才知道自己原来错过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
也难怪金丽儿一直考不过自己,她的不少心思都花在听别人的八卦事情上了。
见邓秀宁这么说,金丽儿还生气了:“你不乐意听就算了,还来埋汰我!”
邓秀宁忙哄她说:“没有埋汰你,就是觉得想不通的情况,突然明白了嘛!你能在分出了那么多精力的情况下,还保持那样的成绩,很厉害了。”
金丽儿怎么听都觉得邓秀宁是在笑话自己。
不过她也懒得计较了,说:“那段时光真是好啊,现在想起来都让人觉得高兴。邓秀宁,你要是不跟着去大串联,岂不是又要错过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没想到金丽儿变机灵了,还学会拐着弯来劝她了。
但她那话,确实是让邓秀宁有些触动了,于是她说:“你让我再想想吧。”
金丽儿也是个心大的,见邓秀宁这么说,立马又说起了别的趣事儿。
不得不说,金丽儿虽然肠子直,脾气爆,但是嘴也甜,会哄人开心,这估计是她在家里最受长辈们宠爱的重要原因了。
金丽儿住了三天,常带着妞妞和小虎出去疯跑,两个小孩也很快就喜欢上和她玩了。
趁着金丽儿带着两个人在院子里活泥巴做娃娃,林琳叫了邓秀宁过去。
“你做好决定了吗?”林琳开门见山地问。
邓秀宁抿了抿嘴,摇头说:“还没有。”
林琳说:“你不用纠结犹豫那么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主要是担心家里。在这个时候,咱们不是更应该一家人在一起吗?”
林琳轻轻地摇头,说:“你小时候我就和你说,你只管做你想做的,不要操心我们大人的事情。你爹在前线虽然危险,但是咱们现在不仅武器多了,队伍更加强大了,而且训练了这么些年,战士们对这边林地和各种环境的作战也熟悉了不少。更何况,你爹也属于指挥官,并不用亲上前线的。他的事情,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危险。”
邓秀宁点头,她爸现在确实是不用冲锋陷阵在最前面了。
可是打仗么,总是会让人担心的。
“你爹的事情不用你太担心,家里呢,还有我。我也经历过你这个年纪,正应该是无忧无虑地做自己的时候。所以你应该趁着这样的机会,去广阔天地看一看,感受一下。等你到了以后,考了大学,参加了工作,成了家,特别是有了孩子,许多事情就不能那么自由了。”
自由这个东西,邓秀宁上辈子就没体会过,一生都被束缚着。听到林琳这样说,她反而有点迷茫了。
“你们不担心我在外面不安全吗?”邓秀宁问。
不想让奶奶他们挂心,也是邓秀宁不想走的原因之一。
林琳笑了笑,说:“当然会担心了,可是担心你,就不让你出门吗?那以后你要出远门求学怎么办?以后嫁人了,去了别人家里,我们一家人也要跟着去吗?不可能的。你终究要长大,我们也得放手。这话,放在妞妞和小虎身上,也合适。”
邓秀宁说:“我总觉得我还小。”
“是吗?我看你操心家里事儿的劲头,可不像觉得自己还小。对了,如果你去的话,方便的话呢,也可以去你外公家看看,我好些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是不是像信中说的那样,一切都好。”
邓秀宁心念动了动,如果蔡解放去了军校,那就和林家在一个地方了,说不定她还真的就能去见上人家呢!
林琳说了一些劝她的话,就让她自己去权衡做决定了。是选择一直栽在家里,还是走出去转转。她熟读毛主席的文章,是不是也应该去和别人交流交流,然后看看现在的革命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邓秀宁想起毛主席常提起的马克思的话,实践出真知。
她在书上读到的,永远都是书里的知识,参与了革命,才算是实践了。
于是,这天一大早,金丽儿还在睡眼迷蒙地刷牙的时候,就听到邓秀宁说:“金丽儿,我打算去参加串联了。”
金丽儿一下子醒神了:“真的?我没听错吧?”
邓秀宁没好气的说:“当然是真的,我骗你有肉吃啊?”
金丽儿嘴上的泡沫花子还没擦干净,就要过来抱邓秀宁:“哎哟喂!那我可太开心了!有你在的话,我就感觉有底气多了!”
邓秀宁嫌弃地把她推开说:“你别靠近我!而且,对于你和你哥想跟着我的事儿,我也有要求,不答应我,我就不和你们一路了。”
金丽儿收回手,说;“行!当然可以!”
答应得太爽快了,都没有怼一下,邓秀宁还有点不习惯了。
邓秀宁的要求也很简单,两个人跟着她,就凡事要和她商量,遇到什么事情,不能一个冲动就上去了,一定要问过邓秀宁的意见才可以。反正,这一路上,都要以邓秀宁为意见领袖。
金丽儿拍着胸脯答应了。
吃完早饭,金丽儿就要窜着走,因为她要回去和她哥说这个好消息,然后准备东西。
邓秀宁说:“你先别急,我给你列个单子,你照着准备就行了。别落下了什么,也别带了什么不必要的。”
邓秀宁写的单子,有被子床单棉袄之类的,金丽儿十分稀奇地说:“这些东西除了床单,我都没见过。”
这南边,到了冬天也只是很凉爽,并不会很冷,晚上盖床毯子足以,金丽儿没见过被子棉袄那些正常。
“现在已经入冬了,北方正冷的时候,北京那边更是如此,大晚上估计能滴水成冰,所以带上比较好。再说了,不是有你哥拿东西吗?也不用你拿。”
金丽儿一想,觉得也是,立马就觉得可行。
朱凤英还收拾了两件棉袄给她:“这些是我家的旧棉袄,几年前带来的,放了几年了也没用上过,估计后面几年也用不着,你带回去给你和你哥一人一件,家里就不用赶急着做了。”
金丽儿顿时感激不已:“奶奶你可真好!太急人所急了!怎么会有你这样好心的人啊!”
朱凤英果然又被她夸得很不好意思了。
金丽儿走了,李晓红和朱前进赶紧凑上来,表示也要跟着她去。
邓秀宁想着带两个也是带,带四个也是带,也没拒绝,只说:“你们和家里说清楚,我不是对你们负责的人,不能回头你们在外头遇到什么事儿,回来找我麻烦。你们的安全啥的,我不负责啊!”
这样的责任,邓秀宁可担不起。
两个人忙应了,又找邓秀宁要了一份物品的单子,回家准备去了。
忙忙活活的过了两三天,还有其他人也想一起,邓秀宁就不答应了,五个人已经挺多了,自己另外结伴去。
在出发前一天晚上,李晓红和朱前进两个人的妈还来了一趟,几个人的家长碰了碰头,主要是叮嘱几个人在外头要注意安全之类的。
邓秀宁关心的还是两个人的话有没有传到,确定两个妈理解了自己不负责安全的意思,邓秀宁才放了心。
准备好后,一大早,他们就出发了,朱前进还主动帮着邓秀宁拿东西。
上了车,邓秀宁还能听到妞妞在那里嚎啕大哭,她也想跟着去串联。
别人确实是有带着弟弟或者妹妹去的,可是邓秀宁觉得自己照顾不来,林琳也没强求她,所以妞妞就没法去了。
邓秀宁觉得十分不忍心,这些年她和妞妞关心很好,听到妞妞那伤心的哭声,也心里难受,干脆撇开了头。
除了妞妞,还有不少孩子在外头羡慕地看着,他们都是不能去参加大串联的,所以只能看着别人出发。
邓秀宁才发现,原来大家对出去串联这件事,这么有兴趣,或许真的会是不错的经历?
几个人坐车到了城里,就看到金丽儿和她哥金威已经在等着了。
此时的金丽儿显得尤为激动和兴奋:“邓秀宁!李晓红!”
邓秀宁带着两个人走了过去,主动介绍说:“这个是我们邻居朱前进。这两个是和你说过的,金丽儿和金威。”
双方还有些严肃地问了好,好像这样就是大人了一样。
“咱们现在走吗?”金丽儿兴奋地问。
邓秀宁点头:“去车站吧!”
反正他们也不用买火车票,出示了大串联的证明,就能够随便坐车随便进人家食堂吃饭。
“咱们先去哪儿?”金丽儿问。
邓秀宁拿出自己做的乘车计划表,说:“咱们先直接去北京。别人不都是先去北京,然后再去全国各地串联吗?”
“是的是的!我也听说是这样的!”李晓红好不容易插上话说。
金威和朱前进两个人不太懂,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相互看了彼此一眼,然后都没吭声,反正女孩子们说怎么办,他们就跟着怎么办。
几个人走了好一段路,才到了火车站。
这火车站并不大,但也挤满了人,看他们的年龄和打扮,不少都是和他们一样的去串联的红卫兵。
“怎么那么多人啊?”邓秀宁皱眉说。
金丽儿说:“这还好了,我之前来过,就看到都是一火车一火车的人拉走的,好多人从门那里挤不上去,就从窗户爬进去的,好多人被挤得屁股悬在窗户外头。”
看来金丽儿是早就想去大串联了,邓秀宁不免奇怪地问:“那你怎么没直接跟着去,拖到了现在?”
作者有话要说:我发现我的deadline不是十二点,是审核出现前!
本来可以的!我复制黏贴了一下,检查了一下字数啥的,审核就出来了!就差那一分钟啊!啊——(土拨鼠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