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问道:“冀州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裴元绍答道:“只有逃难民众带来的传言,说冀州饥荒,到处都有饿死人。”
“不是,我是问大贤良师有没有什么消息?”唐龙补充道。
裴元绍摇摇头。
管亥插话说道:“我倒是听传言说,大贤良师以密号召集教众,准备起事。”
“密号?”裴元绍问道。
管亥答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面对着唐龙和裴元绍询问的目光,管亥叹口气解释道:“我与泰山豪强臧霸结怨,不容于州郡,逃亡到东平,与卜己结识。他是兖州太平道大方渠帅,邀我加入太平道,共举大事。”
唐龙说道:“你没有答应他。”
“是。”管亥答道。
“为何呢?”唐龙继续问道。
管亥抬起头,看着唐龙,沉吟片刻,答道:“太平道教众众多,可是这些大方渠帅,却与那些州郡豪强所作所为并无二致。”
唐龙哈哈一笑道:“原来如此。我去冀州,也是存了加入大贤良师麾下之心。可是沿途所见,与你所见相同,让我打消了这个主意。”
管亥咧嘴笑道:“正是如此。听卜己所述,大贤良师张角有吞食天下之志,是以各方渠帅行事也与州郡豪强没有什么分别。”
这个批评相当委婉,但其实已经颇为辛辣了。在唐龙哈哈大笑时,管亥看着他问道:“掌教夺下这个庄园,又准备攻打雎阳,不知道掌教有什么打算?”
唐龙心道“来了!”,这个时代,还真是双向选择,君择臣,臣亦择君,大家找的都是志同道合。理念不符,就不会加入。
裴元绍侧头看着管亥,唐龙不答反问道:“当今之世,到底是有哪些问题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