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下去,我的工作能力都要退化了。”科尔森低声自语。
“什么?”斯凯没听懂他的话。
“没什么,就是感叹一下。出去吧,张明还在等着。”
回到会议室,张明正翻看着桌上的资料,听到开门的声音,他抬起头,微微挑起嘴角问:“前段时间的文档整理工作忙完了?”
“咳咳。”想起上次在电话里撒的谎,科尔森有点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解释说:“那是局长的意思。”
张明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把手里的纸质资料归拢整齐,放在桌上,推到科尔森面前。
“这里面的内容,我只是大概看了一些基础案情,后面的核心情报和分析我没有碰。”
张明和斯凯的目光同时看向科尔森。
如果他把文件再推给张明,就是正式邀请张明加入;如果他收回文件,张明就会离开,用自己的方式去查这个案子。
换成其他的事件,张明可能也就放弃了,交给神盾局全权负责,但这里面涉及到智械犯罪,他就不得不提防奥创的出现。
就算托尼没有制造奥创,那外星人呢?又或者某个邪恶科学家?
科尔森看了眼面前的资料,拿起它,然后丢到了一旁。
“别看这些废纸了。”他拉过一面白板,拧开笔。“我直接跟你讲一下当前的情况。”
智能机械人开始大范围普及后,随着拥有人群的增加,各式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
最开始是智械对主人的命令理解有误,导致差点发生燃气事故,后来又有人暴力攻击智械,结果不小心伤到了自己(就像某个差点把自己丁丁搞炸了的家伙)。
“到这里,还只能归类为‘事故’而不是‘案情’。就算是没有智械,汽车、手机、微波炉,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设备,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受伤、死亡的案例也有很多,没什么值得稀奇的。但是。”
科尔森拿起一张照片,贴在白板上。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真正的机密了。”
“在二十一天前,在美国的底特律,发生了第一起记录在案的智械主动伤人事件,智械的主人身中三十二刀,死在了自家的浴缸中。”
“凶手呢?”
把一个机械人叫做“凶手”有点古怪,但张明实在想不出别的称呼了。
因为智械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一些重物,所以科技公司在设计生产时,把智械的力量系数调整为了普通成年男子的一点五到两倍左右,便于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
这种力量,还握着刀,杀一个人最多两到三刀就够了,尸体上却有三十二处创伤,说明即便是被害人已经死了,智械还在不断的把刀刃刺进尸体中。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仇恨”、“疯子”之类,不应该出现在智械身上的情绪。
“凶手至今还未找到。”科尔森说,“智械内部的追踪器被弄坏了,它只需要换一个仿生皮肤,然后躲在某个角落就能一直藏下去。”
毕竟智械没有吃饭、喝水、休息的需求,能够真正做到与外界完全断开联系。
“我记得机械人有三大定律。”张明说。
机械人三大定律最早是出自《我,机器人》这部小说中,作者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三大定律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