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一个看上去是村长的老人走了出来。
“额,语言不通。”
潘启和他连说带猜、连比带划,总算基本讲明了。
将野猪做为借宿的报酬送出去,潘启在村民的欢呼簇拥中,被迎进村里,安排进刚收拾好的最好的房子里。
三天,潘启总算能和村民进行流畅的交流了,可惜这个小村庄消息闭塞,潘启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来到这个世界一周后,留下一座水力磨坊,潘启在村民的真诚感谢中,动身离开了这个贫苦的小村子,沿着崎岖的小路向问明的县城方向走去。
这是一座小县城,不缺流民乞丐,也不缺大户地主。
潘启在这个县城里,停留了一周的时间,托了县城里富户人家藏书的福,繁体字潘启是认得的,总算理顺了这个时代基本的语言文字。
可惜在这个小县城里没有一个拥有内力的人,只有一些会点粗浅呼吸法门的,以一当十打打普通人还行,飞檐走壁就别想了,之后潘启一路向武当山行去。
一个月的时间,潘启总算来到武当山脚下。其实,以潘启的体质脚程,本不用这么长时间的,不过路上潘启走走停停,行侠仗义,打杀强人。作为一个现代华夏儿女,一路行来,看到这混乱黑暗,百姓疾苦不堪,对于恶人潘启没有什么下不去杀手的。
至少,江湖上潘启也是略有侠名了。
期间,通过行侠仗义,遇上了不少三流武者,一点二流的。通过他们,潘启不仅确认自己可以算是至少是一流好手,还收集到了一些心法、财物。另外,也明白了些许内力的情况,脱不开人体精气神的藩篱,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武当山下,潘启整理仪容,背上背包,雇人抬着一个大箱子,向武当山上走去。
通过道童通报后,凭着着一个月来传开的侠名,还有打出来的一流高手的名声,潘启见到了武当派的掌门宋远桥。
“宋掌门,你好,江湖末进潘启今日特来拜访武当。”
“原来是启公子,启少侠,不知少侠来拜访我武当派有何要事?”
在一番客套后,潘启提出了自己的目的。
“宋掌门,在下今日来访确实有事相求,是希望能在武当学道论武一段时间,待半年后参加完贵派张真人百岁寿诞后自会离去,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