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灯火阑珊处

月似故乡茗 红藜 2352 字 2024-05-21

他曾撑着雨伞,独自一人走过安静的小巷,去寻找撑着油纸伞,宛如丁香般的姑娘。

那伞下的少年一眼回眸,匆匆一瞥如惊鸿过隙,无意掀翻烛火,却不知惊扰了多少女孩的梦乡。

孤高、优雅、遗世而独立……美得像一场惊心动魄的梦。

即便是这江南的水乡,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墨客赞颂过的地方,也不及他眸中流转的烟波,这个少年必然是来自天上。

……

苏茗教木心念过自己喜欢的几句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土地是很美的,但人不是。

那个孤儿院里生活着的,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先天的疾病或者缺陷、生了却养不起孩子、重男轻女思想作祟……

第二天吃饭时多出一副新面孔,实在是屡见不鲜的事。

院长往往来不及记住一个孩子的名字,就要记住另一个孩子的脸。

院长是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人,脸上有一大块骇人的疤,孩子们都很怕他。

生如蚁却美如神,也许是对这个老顽童最好的概括了。

苏茗是很喜欢他的,他觉得院长一点也不可怕。世间万物,表里如一者又有几何呢?

到了冬天,院长会和木心和汀兰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也会给生了冻疮的孩子们细心地敷药。

天气冷了,就在室内的火炉边讲故事给他们听。

木心喜欢院长讲的《黑骏马》和《兔子坡》,苏茗则更喜欢《海底两万里》。

孩子们总是围着院长坐成一圈,非常非常认真地听着,眼睛都不肯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一丝细节。

院长讲起故事的时候,总是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像极了口技里屏风后面挡着的说书人。

这时候的他和给孩子们苹果时一样讨人喜欢,因为格外滑稽幽默的缘故,经常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讲到故事时,他又会故意卖个关子,停顿一下,比如三国,讲到长返坡,院长是极具气势的,俨然有一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风范。

“赵子龙七进七出!身上负伤无数,他救出阿斗,被曹阿蛮追杀,大喊“翼德救我”!此时的张飞站在当阳桥上大喊“燕人张飞再此,谁人敢来与我一战!”声音宛如雷霆,气吞山河!此时,此时……”

这时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催促,想听到故事下文,当他们听到张飞喝退曹军时,就会忍不住惊叹“哇”!小脸一脸崇拜的样子,这时候的院长就会特别得意,他喜欢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

春天来了,院长会带着孩子们出去踏青。苏茗会把纸做成蝴蝶样子的风筝,然后牵着线,看着木心带着笑在风中奔跑。

苏茗心灵手巧,好像什么都难不倒他,当他拿出那一张自己亲自做的蝴蝶风筝时,木心开心了好久。

但是一个人是放不了风筝的,需要一个人跑,一个牵着线。没有人和他玩,他不管多努力地奔跑,风筝都飞不起来,于是木心会很失望。

苏茗又会带着他玩,细心教他,看着挂在天空中的纸蝶,木心又会开心地跳起来。

而院长总是戴着那一副老花镜,笑呵呵地看着这两兄弟。

后来风筝断了线,木心追了很久很久,累倒在地上,也没追得上那一阵突然掠过的风。他蹲在地上,难过的哭了。

苏茗安慰他,以后会有更多好看的彩色风筝。

院长也是很宠木心的,还特意去了小镇上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老鹰风筝。

但木心是个固执的人,他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个记忆中渐行渐远的纸蝴蝶。

苏茗就在想,是不是他把木心惯坏了呢?去了新家,可不能任性啊。

...

新家庭不错,养父母对苏茗很好,还有个特别可爱的妹妹。

虽然清贫,但还是很有爱的,可惜这样的生活只维持了几个月。

“老爷子冠心病做完手术也要花钱治疗,开销不小啊。”

“两个孩子的生活费,还有学费,我们实在是负担不起。”

……

苏茗靠着墙壁,默默听着大人之间的对话,轻轻咬了咬嘴唇。

“茗儿!今天爸爸带你出去玩。”

黝黑朴实的汉子摸着苏茗的头,脸上满是笑意。

“好啊!”木心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