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当时连科举都没有绝对的公平,连做官都没有公平,选出来的官员,除了一些穷疯了一辈子都只有这一条路的读书人,要么就是有权有势的,他们能做到为了人们服务,两袖清风吗?
三年青知府,十万雪花银。
稍微一个清官,就能名留青史。
所以,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和珅说,官字两张口,上面的吃了,下面才有,所以,他要办事,就先要喂饱了官员,然后再给下面的人吃。
这是三观不正,这是践踏世间正道规则,可是.....这是做事。
现在唐僧也是如此,他走入了纪晓岚的道路,自以为跟佛的,都是好的,然后,他就变成了个二楞子。
取经,他赢了。
取经,他完成任务了。
取经,世界就得到拯救了。
可事实呢?
太宗是喜欢道家的,即便他理解学习佛,却是为了为己所用。
而唐僧的那些真经?
很显然,不符合他的要求,所以,他要一个改过的,听话的真经。
这是唐僧的时期,依旧如此。
后世呢?
皇帝信道,百姓姓佛。
可都没有用,一个信道的假无为而治,害了天下。
百姓姓佛,却生了更多类似于无生老母之类的东西。
所以,西游的真经,从没有人在意过,包括取经人,三个徒弟,一个坐骑,他们在乎的是西游的结果。
天下,或许只有唐僧一个人在乎吧。
可是,若是唐僧的理想是取经,然后将其余任务交给后人,也就罢了。
他的梦想,偏偏是想要度化世人,教导世人真善美。
天小稻从不否定唐僧的梦想,从不说他是痴心妄想。
但关键的是....
不是去想,而是去做。
不是高高在上的去总策划,而是一点一滴的去做。
唐僧,西游走了四分之一了,别说度化了,连徒弟们在想什么都做不到。
他连一个,小小团队的领导者都做不好。
还度化世人?
可惜,即便天小稻提点了唐僧,他依旧没有察觉到问题的不对。
或许,唐僧的慧根,一开始只在对于佛理的理解上,而不是更加抽象的管理学吧。
“师父。”猪八戒回来了,身上还有淡淡的女子香味。
本来在思考问题的唐僧瞬间脸色就变了。
在这样一个保守和尚的座下,弟子一边取经,一边回老家和妻子行....那之事,可想唐僧心中的愤怒。
很快,孙悟空也回来了,身上也有淡淡的香味。
“哎。”唐僧长长的,颤抖着生意叹息口气,心里十分的不平静。
“悟空。”
“师父。”
“你为何要取经?”
“赎罪,取经之后,我便自由了。”孙悟空直接说道。
“悟能,你为何要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