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诸位这么着急,那就请进!”祝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率先迈步走了进去
登州府的祝家酒楼,其实模式还是照搬后世的那些老套路,搞促销,玩打折,然后办会员,因为已经在东平县实行过一次,所以这次没出什么纰漏,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众人都被这种新奇的模式给吸引了,等众人一一坐下,祝彪笑着走到一楼搭建的台子上,只见上面用红布遮住
“诸位,请看!”祝彪没打算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一扯红布,随着红布落下,上面写着俩字《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王致远默默念着,神情越来越严肃
本来喧哗热闹的大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几个文人士子,都默默念叨着,眼睛越来越亮,有甚者居然摇头晃脑,吟诵出声,一脸陶醉的样子
而跟在后面看热闹的商人,看到这首诗词,也是默默的点头,觉得这首诗极好,大宋以文治国,士农工商的阶级地位决定了大家向往的方向,那就是诗词歌赋,读书人社会地位最高,而商人有钱,所以很多诗会其实都是有商人赞助的,见得多了,一些诗词的好坏,也能分得清楚
“好诗!”忽然一人拍着桌子,喊了一声
“不愧是山东第一才子”
“好诗啊好诗!”
“好一个书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薄中间,好一个千载谁堪薄中间”此刻在大厅角落,一个老者一边点头,一边默默念诵着,
祝彪看着众人的反应,满意的点点头,这可是陆游陆放翁的诗,千古名人啊,果然稍稍抄袭了一首,立刻把众人都给镇住了,此时陆游还没出生,祝彪抄袭起来心安理得,没有一点愧疚,自己莫名其妙穿越过来,又没带金手指,抄袭几首诗,这就算给自己补偿了,
如今大宋虽然看起来国泰民安,却是内忧外患,文人士子往往作诗都是词藻华丽,国泰民安一类的诗词,今天忽然听到祝彪这首《书愤》,感觉很是新颖,尤其是那种忧国忧民的感概,让一些平时只知歌功颂德的文人才子很是羞愧,觉得自己境界实在是太低了
“致远兄,你对此诗怎么看?”一人拱手朝着王致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