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初唐咽了下唾沫说:“那还用说?当然值钱了。纸可是有钱人才能用的起的东西。”
这是爹造的纸吗?纸在这个时代很值钱吗?这粗麻纸在冯若兰看来是很劣等的纸,书写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可看堂哥堂姐们的反应,这粗麻纸好像是顶贵重的东西。她真想问一下堂哥堂姐们难道汉朝时没有出现过一个叫蔡伦的人吗?难道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吗?难道造纸术还没有在这个朝代流行起来吗?
可最终冯若兰摇了摇头,她联想起爹爹墨盒里粗糙劣等的墨汁,冯若兰似乎明白了在他们家这等寒门里,一切有关于文化的东西是多么的奢侈。
冯若兰蹙起眉,仔细回忆前世所学的历史知识。突然,她想起来了,纸在古代一直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宋朝时那个爱喝酒的欧阳修就曾叹息说:“学书费纸,尤胜饮酒费钱。”还有个叫张文正的人,喜爱书法,竟把自己三百万家产变卖了买纸。明朝时,国子监学生用的课本和习字用纸,每个月都要一张张回收。“仁宣之治”时期,皇宫放鞭炮,造鞭炮礼花都不许用新纸,旧纸都得省着用,因为太贵了……
唉!古代用纸真不易啊。冯若兰合上了木盒,把它又递回到如卉堂姐的手上。
冯如卉小心地接过木盒,擦了擦后,又放回了原位。
冯若兰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造纸的工艺流程,她觉得以后在这个时代发展造纸术也许是一个发家致富的捷径。
整理好了爹的书房,书房旁边还有一个宽敞的大房子。这房子是爹平时授课的教室,平常教室里的案桌和地上的蒲团都是整齐地排列着,学子们平常就坐在蒲团上念书、趴在案桌上写字。伯伯家的堂哥们也都是在这里读书的,这间教室里产生了两个秀才,还有好多个童生。爹如今在村里的威望就来源于此。可现在里面的案桌东倒西歪,蒲团沙盘一片凌乱狼藉。
冯若兰回忆了一下她爹平时授课的情景,这教室里的学子有大有小,有已经过了识字程度转而研习文章的,也有刚开始识字的。平时大约三十多个学子,都在一个教室里一起上课,学子们没有课本,平时只听老师讲,只在沙盘上写字、练字。这时代的人就这样靠着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一步步地学,慢慢长大的。
堂哥堂姐们又丧着脸帮忙把教室整理打扫了一遍。打扫完后,堂哥堂姐们要告辞回家了,若曦也吵着要跟堂哥堂姐们去大伯家玩。
如卉堂姐对冯若兰说:“那我们把若曦带过去了,傍晚时再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