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也第一次向胤祯低头道歉,说自己小时候不该对胤祯说了如此过分的话。胤祯本早就不在意了,当即就表示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两兄弟握手言和后,就是把酒言欢。
也是这个时候,十四阿哥才在喝酒间解释自己当年为何要,出口赶胤祯出永和宫。
原来是因为那个时候,胤祯乍然得知德妃才是自己亲额娘,一时不知,怎么从德娘娘转称呼为额娘,所以刚开始胤祯来请安的时候,依旧还是称呼德妃为德娘娘。
所以每回胤祯来请安以后,德妃都会郁郁寡欢一阵子,才能恢复心情。
当时才几岁的十四阿哥,也不知德妃真正伤心的理由,只知道每回胤祯来了,德妃都会不开心。
十四阿哥打小就孝顺,那见德妃不开心,自然就要将胤祺这个罪魁祸首赶出去,才会对胤祯说,这是我家,让胤祺从他家滚出去。
胤祯这才得知,原来那时候自己不叫改口叫额娘,额娘过后都会如此难过。
十四阿哥抱着胤祯声泪俱下,要不是他小时候口无遮拦,四哥和额娘的关系不至于如此淡薄。哭得那叫一个悔恨,最后还是胤祯看不下去,出言安慰十四阿哥说都过去。
胤祯心说,这只能说造化弄人,合该他没有母亲缘,这才那么多年没有一个,真正将他当做自己孩子看待的母亲。
两兄弟说开了以后,关系直接互相迈进了一大步。
这不,十四阿哥看到胤植的身影,立马就放下八阿哥等人,欢天喜地来迎接胤祺。
而胤祺见到十四阿哥,也没有像以前那般冷淡,无论是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都软乎了许多。颇有兄长对弟弟关爱的模样了。
身后的八阿哥看见胤祯这两兄弟相谈甚欢的一幕,眼底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宴席结束后,胤祺和四福晋两人正准备要走,德妃那边派人留住了胤祯两人,让她们前去永和宫一趟。
这是自从上次一别,两母子第一回见面。
行礼起身后,三人相对而坐,皆都一言不发,殿内的气氛有些尴尬。
还是德妃先开
口道:“祺儿,上回是额娘不对,望你能原谅额娘因一时心急的不择之言。”她这个人本来就是伸缩能伸,要不然她也不可能从御膳房总管之女,爬到今儿这个地位。所以她这个做母亲的,先低头也无妨。
而且前不久听老十四说,胤祯是征求了他的意愿,这才向皇上提议他进兵部的。
可见胤植还是将这个弟弟放心上了,这才是她最高兴的。
胤植想起十四阿哥说的,德妃曾因他不喊德妃额娘而难过,心里微微有些触动,便道:“无事,额娘也是心切十四弟。"
德妃含泪道:“欽欽,额娘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四福晋虽不知道详情,但不妨碍她立马上前安慰:"额娘,四爷向来是个孝顺的,又怎么会怪罪您呢。"
德妃闻言感动握着四福晋的手,然后像是想起什么,向胤祯伸出手。四福晋心中一喜,德妃这是要出面撮合她和四爷的关系吗?
而胤祺一看就知道,德妃似乎想将来他和福晋两人的手合在一块,就假装没懂德妃的意思,道:额娘,您别难过了,儿子没将上回的事放在心上。"
胤祯和德妃终究母子感情单薄,干巴巴地安慰德妃那么一句,已是他极限。
而且德妃这煽情的举动,实在是让他如坐针毡。
所以他安慰了这一句,又道:“我那儿还有不少公务要处理,就先出宫回府了,回头等得闲再进宫向额娘请安。"
说罢便起身行礼退下了。
四福晋也向德妃行礼告退。
德妃若有所思望着两人的身影,原本她想着自己之前冷落四福晋,这才想着帮四福晋一把,却没有想到四福晋是这不中用的。
不过老四为何突然对他的福晋如此冷淡?
难道是因为那个舒穆禄氏吗?
可惜她在四贝勒府的眼线,早被清出府了,要不然她应该能知晓一二的。
胤祯一回来,便匆匆地赶来了兼葭阁。一进院落,他就见到亦嫣坐在秋千上发呆。他悄声来到亦嫣身后:“抓稳了,我来帮你推。”说着便将秋千向前推。亦嫣感觉到秋千动了,下意识就顺着胤祯的话,抓稳了秋千。
胤祯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慢慢地推,而且将亦嫣高高荡
起。
风从亦嫣耳边呼啸而过,不停地刺激着亦嫣的心脏,瞬间让她脑子也是一片空白,就连秋千是什么时候停下来,亦嫣都不知道。
“还不开心吗?”胤祯在亦嫣身后问道。
亦嫣下意识反驳道:“我没有不开心啊,爷从哪里看我不开心了?”胤祯也不戳穿她,而是和她说起今儿的满月宴。亦嫣一听就忙追问:“小侄子长得怎么样?”
胤祯见亦嫣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便微微一笑,旋即想了想,道:“看不出来,感觉小孩子几乎都是一个样。"
亦嫣无奈说了一声好吧,
胤祯笑着牵起亦嫣的手:“走吧,想看,咱们去多看看曜儿就好了。”随着弘曜渐渐长大,他的五官开始和亦嫣逐渐靠拢,模样越来越精致了,所以看别人的小孩,还不如看他们两人的孩子。
五福晋的小格格的满月宴,亦嫣也跟着四福晋去了。
当她看到五福晋怀里,粉团似的小女孩,感觉心都快要萌化了似的,五福晋打趣道:“那你不快再生一个?”亦嫣笑道:“随缘嘛,该来也不会来的。”她现在还不够二十岁,也不用那么着急。
五福晋笑道:“这倒也是,我也是那么久才得了那么一个。”
与此同时,胤祺在朝堂上也并没有陷入太久的困境。
由于十三阿哥早已进人户部,已摸清了户部的情况,胤祺和十三阿哥暗中激化里面的党派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暗中猜疑,都以为各自对方出卖了自己,从而保全自己那一派。
他们本不牢固的联盟,就在胤祯和十三阿哥的离间计下,逐渐不攻而破了。这么一来查账便顺利许多。
这半年下来,真正查到不少烂账,各种贪污的官员逐渐浮出了水面。胤植和十三阿哥就将这些调查结果都呈上了康熙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