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面积的增加会加大阻力。
也只有小余才会特别定制更加细长的雪板,唯恐自己的速度不够快。
所以,他到底想要多快?
简书杰不理解地看向屏幕,观众们亦然。
大家能理解余曜想要追风逐雪的心思,但放到乔戈里峰上,不应该是平安下山更重要吗。
他滑的这么快,到底是想干什么?
观众们胆战心惊地守在直播间,心脏紧张到了麻木。
但说实话,即使不知道余曜的意图,还是微妙地觉出一种与强大对手对抗的刺激爽感。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死神斗,其乐更无穷!
被枯燥沉重的工作生活磋磨久了,没有人不向往抛却生死,孤注一掷的搏命快.感。
那是没有任何人力可以介入的领域。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更没有世俗的眼光和苛刻定义,在这一刻,你只是你,只需要活出自己,只需要拼尽全力。
所有所有的结局,山都会给出答案。
少年掀起的风和雪里都是自由的味道。
观众们心驰神往。
放任着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感觉宛如一道强烈的电流,穿过他们的头顶,再穿过身体,从无人机和主视角的切换里代入自己。
仿佛那个正在冰雪山崖上肆意驰骋的黑红身影就是自己的梦一般。
【梦可能都不敢梦这么大的!】
有观众忍不住调侃,【我可能会梦见自己站在k2山顶,往下一看,就哐当一声,吓得从山上掉下来】
【那我可能还好一点,我估计会在冲下雪崖的时候直接撞成肉泥】
【那个大转弯,我做梦都不敢梦,真的太吓人了,我开车都不会这么开】
【开车也没有余的速度高,他现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66km/h,我怀疑他还要继续加速!】
这条弹幕印入祁望霄的眼帘。
持相同意见的青年看向屏幕里几乎要出现虚影的少年身形,在心里轻轻叹息,唇角却是温柔扬起。
只不过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巡查好路况。
祁望霄的视线只在弹幕和修长身影上定格一瞬,就继续观测着屏幕上方的诸多数据。
密密麻麻的数字字母列表从风速、温度山体陡峭度到积雪深度一应俱全,还有专业人员用模型计算预测结果的实时反馈。
最醒目的还是右上角的红色数字。
两位数的数字代表的是雪崩发生的风险评估概率。
一旦数字超过预警值,祁望霄就会压低无人机高度,用两人默契的机器动作提示避开风险。
从已经完成的路程来看,他们的配合堪称无间。
只不过模型却不能达到百分百准确。
祁望霄无暇分心帐篷里其他人的话语,眼神完全没离开过屏幕,连路斯塔姆给他倒来热水,都没抬头,只是客气地道了声谢
。
“快过横切了。”
简书杰远远看了眼青年专注的模样不尝试的话,连自己脚下的这张雪板都对不起。
余曜对雪板定制的始末还历历在目。
除去特殊的雪板外形,生产厂家在雪板的软硬和长度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比起软弹、便于玩花样的平花板,这张细长板硬朗如铁,甚至可以说是余曜目前使用过最硬的板子。
少年很清楚,只有硬的雪板才能增加滑行的稳定性,反应更灵敏,易于提速。
同样的,也只有更长的板子,才能增加板缘切入雪层的长度,让没有雪杖的身体重心能够被分配得更加均衡。
这样一张长且硬的雪板。
天生就该在世界纪录上留下姓名。
余曜感受着狂风和雪花撞上护目镜的强大阻力,体会着在越来越快的速度下变向越来越困难的阻塞感,心情却越来越明朗。
他甚至在面罩后高高翘起了唇角,眉眼带笑。
是真的很开心。
有一种灵魂都要被甩出去的畅快.感。
这是属于他的赛道,没有人能追得上他,风也不可以!
余曜彻底放弃了减速的可能,将原本分配给后脚百分之三十五的重心削弱到百分之三十。
身体也趋向前倾。
这是一个堪称完全不要命的加速姿势。
一旦遇到碰撞,毙命只在当场!
但余曜都顾不得了。
他的心神全部放在右下角的数字之上。
198.56km/h……199.31km/h……
余曜有一种自己已经飞起来的轻盈感,目光随意地一瞥——
200.08km/h!
少年微微一笑。
【破200了!】
观众们强自按捺着心神,才能激动不已地继续期待着打破纪录的瞬间。
屏幕里的少年跃过一道冰缝,在半空中板身一旋,就绕过了前方突起的微型冰塔。
他在落冰时膝盖微屈。
以免自己和大多数滑雪者一样向着前方和两侧摔倒。
这并不什么难做到的事情。
死亡区缺氧造成的肌肉酸痛感已经消失。
在摒弃减速后,他的双腿彻底放松,自然能够轻松自如地做出各种躲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