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婚后第一天

“这个是昨天送过来的。你们听说了吧!要不是这梳妆台是放在佣人房的,也到不了我这里……”

何玉燕听到这里立刻明白了经理的意思。

这年头,带上帽子部分人家会面临抄家。抄家的主力自然是红袖章。抄家得到的东西,不合要求的会被砸烂,碎片会被收集送到废品站。符合要求的则是送到信托商店。

而何玉燕看中是梳妆台,显然就是抄家后送过来的。看这梳妆台崭新的样子,就知道这东西铁定不值钱。值钱的东西都不会送到信托商店,而是进了某些人的私库。

按捺中心中复杂的心情,何玉燕让经理开单交钱。商量好找个板儿爷给送货后,夫妻两人就准备回家。

——

不过还没出仓库,就听到外头闹哄哄的。

经理听罢立刻说道:“应该是有东西要送隔壁仓库。你们先在这儿等着别出去。”

何玉燕一听,朝外头看过去。果然就看到一群穿着绿色jun装的红袖章,抬着一堆东西涌了进来。

这些东西会送到隔壁仓库,经过挑拣翻新后再送到这个售卖仓库来安放。

顾立冬在这些人出现的时候,下意识就挡在何玉燕跟前。何玉燕因为他的动作,冷不丁就注意到一个人。

“那是包力对吧!”

顾立冬看着不远处那个笑得张狂的瘦小男人,点头:“对,就是包力。”

这个时候,他们隐隐听有人跟包力笑闹:“你小子可真是要钱不要命。昨天结婚,就连洞房都不洞了。跟着兄弟们出来干活。”

包力哈哈一笑:“这事儿可是正事。结婚那叫个啥。反正又不是没有那个过……”

周围跟他一伙的人听到这话,一个个猥琐地笑起来。

顾立冬听得十分不舒服,直接把何玉燕拉回了仓库里面。

等外头的动静消失后,夫妻两人这才拿着经理给的收据朝家里走去。

路上,何玉燕想到刚刚包力那群人说的话就觉得恶心。

按照包力说的,果然早就跟李丽丽有了首尾。这对于穿越过来的何玉燕来说不惊奇。但包力刚刚说话那轻慢的态度,可想而知这人到底是多么瞧不起李丽丽。

李丽丽还把这样的人渣当宝。可真是不知道让人说啥好。

——

两人回到家里没多久,梳妆台就送到了。

板儿爷帮忙抬进来的时候,前院的孔大妈正在跟郑大妈凑到一起嘀嘀咕咕。看到他们买梳妆台,孔大妈直接凑了过来:“立冬他媳妇,你们买梳妆台啊!”

这话一出,何玉燕就知道对方还有话要说了。果然,下一秒孔大妈就说道:“你刚嫁过来,大妈我呢也不想说难听的话。但是你家没有长辈,我作为咱大杂院的管事二大妈,有些事儿我得给你提个醒儿……”

“啥事儿呢?”何玉燕配合着,等待对方把话说完。

“就是你们昨天不是挨家挨户发喜糖吗?怎么咱院儿就漏了董家呢!你不知道你郑大妈为这个事儿琢磨了一晚上。”

何玉燕听到这话看向站在东厢房廊下的郑大妈,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孔大妈以为把人给说通了,再接再励:

“你郑大妈这人说话直,可能你们年轻人不爱听,所以发个喜糖也跳过她家。但我跟你说,她家在厂里可是有点根基的。你个新媳妇,也不能把人给得罪狠了。听大妈的,回家拿上两包喜糖。大妈给你当个中间人,跟人郑大妈道个歉。事儿就算过去了……”

还两包喜糖呢,美得她。

何玉燕直接说道:“孔大妈,董家在厂里有啥根基跟我也没关系。我嫁过来是跟立冬过日子的。不是来拉帮结派的。根基什么的这思想就不对。领导说了,人人平等。人人都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劳动者。哪里来的有根基的人家?”

这话唬得孔大妈倒退两步。口中嘟囔:“哎哟,我就好心当个中间人,你别误解我。算了算了,我不管了……”

说完,孔大妈一溜烟跨过垂花门跑回家。何玉燕见状对着那头气急败坏的郑大妈瞪了一眼。接着回家去收拾东西了。

她带过来的嫁妆跟行李还得收拾呢!

——

“怎么样?放这里可以吧!”

走进里屋,何玉燕就看到新买的梳妆台被放到窗户边。

里屋是由一间西厢房间隔出来的,大概有十二三个平方的样子。里面放了一张超过一米八的木架子床。床的对面是木衣柜跟书桌。

床边摆放着一个一米五高的五斗柜,五斗柜一共有四个抽屉,里面放了不少东西。五斗柜旁边就是梳妆台。梳妆台靠墙的那一面开了一扇窗户。午后的阳光从窗户照射到梳妆台上,显得十分具有美感。

何玉燕看多了年代文,直接过去就把梳妆台的边边角角翻了一遍。

顾立冬看到她的动作后,好奇道:“这是在找什么?”

何玉燕也没有不好意思,直接回了句:“找找看有没有夹层什么的,说不定能找到宝贝。”

这话显然把顾立冬逗乐了:“哈哈,你真是太可爱了。”

何玉燕也觉得自己的动作有点傻。小说是小说,现实中按照自己今天在仓库看到的。真的有好东西的话,好像也真轮不到自己。

不过,她还是嗔怪地瞪了顾立冬一眼:“笑啥呢!还不给人有点念想啊!”

顾立冬见状立马收敛了笑意:“可以可以。等我下次出车,看到什么好宝贝,就给你带回来”

捡漏这个事儿,经常出车在外的顾立冬自然听说过。最常听到的,就是谁家在山上、地下挖出袁大头。这玩意儿现在拿去银行兑换,也能换个几十块钱。

但家里这梳妆台是过了红袖章的手,这种人雁过拔毛。顾立冬觉得不太可能有遗漏。

夫妻两人聊起来,话题立刻就转到其他方面。

.

——

时间就在这样不知不觉间到了傍晚。

当胡同口响起孩子的笑闹声时,在里屋说话的小夫妻齐齐来到了隔壁耳房。

不同于其他家每次做饭都把煤炉子提到廊下。他们家是直接在耳房搭了个土灶。这土灶烧起来火力足,做饭炒菜快。就是一点不好,要烧柴火。

多亏了顾立冬是个司机,柴火可以出车回来的时候顺路从郊区带些回来。

这种省钱又不费劲的土灶,大杂院不知道多少家眼红。但眼红也没有办法。他们很多人家里屋子小小,要住好几口人。不可能有地儿搭土灶。

夫妻两人走到厨房,准备一起合作,今晚做个腊肉焖米饭。

这腊肉刚切好,米饭还没下锅。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了两个男人吵架的声音。

何玉燕伸出脑袋朝外头看过去,正好就看到董建设正拉着曹德才不放。

——

“曹德才啊,曹德才。枉我还当你是兄弟。咱从小一起长大,你为什么这样坑我?”

听到这话,曹德才的表情相当苦闷。他一个大男人,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林荷香在知道董建设跟顾立冬的媳妇相过亲后,会直接找董建设说不跟他处对象了。

这不就是一件小事吗?

“建设,我都说了八百遍了。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不就是相过亲吗?又不是结过婚,那林同志有啥好介意的?”

董建设当然也不知道为什么林荷香那么小气。但他早看出了林荷香是个小气的。所以这个事儿从一开始就瞒着。准备等人嫁过来了,到时候就是知道了他也不怕。反正生米都煮成熟饭了。

哪成想曹德才这个大嘴巴就把事情捅出去。

昨天林荷香还一副害羞要嫁给自己的恨嫁样儿。甚至还说彩礼给个一百块就好,免得增加他家的负担。

昨天听到这话的董建设心中是多么得洋洋得意。今天下午就有多么得生气。

林荷香居然当着销售科科长的面,就闹着要跟自己分开。这种耻辱,等他结婚后一定要还回去。

现在,要先解决曹德才这个大嘴巴子。然后想办法让林荷美回心转意。

想到这些事情的麻烦,他恨恨地踹向曹德才。

——

“哎哟,这是干啥?都是一个院儿的,做什么打人哟!”

这两个男人在院子就闹开了,邻居们一个个都在等着看热闹。没想到平时在大杂院名声最好的董建设,居然先动手打人。

周围人的声音总算是把董建设的理智喊了回来。

素来有急智的他立刻反应过来。刚刚抬起来想揍人的双手立马放下到脸上。揉搓了一把脸,满脸涨红地对着那些指责自己的邻居诉苦。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曹德才的大嘴巴,让林荷香不跟董建设处对象了。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

董建设这一表演,加上平时这人的人设就很不错。当下,刚还在指责他的邻居们,一个个都满脸同情地看着他。

冯大妈这个大杂院的管事一大妈,也不生气对方刚刚踹自己儿子一脚了。

反而深处大手狠狠拍了曹德才的后背几下。接着说道:“建设,这个事儿是我家臭小子惹出来的。你放心,大妈我肯定会压着这臭小子,找林同志说清楚。保证不耽误你的终身大事。”

时下的人都坚信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姻缘。

不说董建设本来就是大杂院长大的小伙。就说林荷香家里条件这样好的,要是嫁进他们大杂院。以后说不得能让对方那个车间主任老爹,给他们大杂院的人帮帮忙呢!

这样想的人有不少。

当下一个个给董建设出谋划策起来。

何玉燕就站在自家耳房前,把这个事儿从头看到尾。忍不住啧啧称奇:“你们这院儿的邻居,可真是……”

她虽然年龄不大,但看问题相当通透。几乎马上就看出大杂院这些人的想法。这些人这会儿肯定在自我感动。只要帮助董建设娶到条件好的林荷香,就是他们做了好事。

这种好事惠及董家,也可能让他们大杂院的人沾光。谁家都乐意干这种事情。

孤儿出身的顾立冬,同样看出了里头的弯弯绕绕。他在这里长大,也不是没人说过他的是非。

甚至,天煞孤星这个事儿,也是大杂院几个大妈编造出来的。

“反正这个咱不参合。”

顾立冬看出了何玉燕的想法,摇头。伸手揉了揉她柔软的发顶:“你觉得那位林同志好像要被董建设欺骗。但是你怎么知道对方乐不乐意呢?”

事实上,林荷香还真的不乐意别人劝说自己离开董建设。虽然口中闹着说要跟董建设分开。但是,回到家里后,林荷香正拉着亲妈说着今天发生的事情。

“跟他分开就算了。妈再给你找一个。”

林母无所谓地劝着女儿。按照她打听来的,董建设这样的对象算不得好。家里有个厉害的寡母,还有个上小学的弟弟。女儿嫁进去指不定要受多少委屈呢!

“你条件那么好,再找肯定能找个比董建设要好上不少的。”

林荷香不乐意地摇头:“妈,董同志这人是真的优秀。我觉得嫁给他更好。但是,也不能就这样原谅他。妈,我有个想法,还得你出手帮个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