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货到长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家中有喜 元月月半 5234 字 2024-05-21

十多天过去,小麦收上来,喜儿的变蛋又可以吃了。然而一百八十个鸡蛋全家天天吃也得吃月余。喜儿考虑到天热容易坏,当即叫姐夫去县里卖变蛋。

钟子孟:“卖给谁?人家都没见过。”

“我跟家具铺的掌柜的讲好了。我有多少他要多少。姐夫,三文钱一个,不降价啊。”

饶是沈一郎见多识广也忍不住说:“你知道一个鸡蛋多少钱吗?”

“一文钱三个。”喜儿道。

沈一郎:“你知道啊?”

喜儿瞥他一眼:“傻呀?”

沈一郎无奈地点头:“我傻。你觉着安阳县谁吃得起?”

“安阳县谁买得起你坐的椅子啊?”

沈一郎:“你说过天热不能放太久。”

喜儿扭头问姐夫,从此地到长安多远。钟子孟算算路程:“六百里加急一日能到。拉着椅子和变蛋,快则两日,慢则三日。”不待喜儿开口,钟子孟就对小舅子说:“这些蛋怎么也能放十天半月。”

喜儿点头:“对啊。相公在长安多年,你说他们会买吗?”

变蛋蛋白晶莹剔透,蛋黄色泽鲜嫩,完全可以当成精致的点心招待贵客。莫说三文,十文钱也有人买。

长安城中穷人多,富人也多,太子一脉就能把这些蛋包了。

小薇:“三文是不是少了?”

沈一郎不禁说:“你倒是贪心。一两金也有人买。金子到家守得住吗?”

小薇顿时感到后怕。

沈伊人陡然想起“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郎,不会有人来我们家抢变蛋方子吧?”

沈一郎:“暂时不会。家具铺子的人抢走方子也是找人做。他们得买鸡蛋,买材料,修房子。这样一来还不如让我们赚点辛苦钱。以后县令可能会眼馋。不过不必担忧。比起一点小钱,他更在意稻田养鱼的政绩。再说了,县令要是什么都想要,喜儿知道怎么做?”

喜儿点头:“卖了,价高者得。”

沈一郎:“也可以卖给很多人,都不得罪。他们得了我们的方子,在县令试图打压我们的时候也会施以援手。”

小薇不懂:“凭什么帮我们啊?”

沈伊人不禁嫌弃:“喜儿没说错,你是真笨。我们能拿出变蛋方子就有可能拿出别的。谁会跟钱过不去?”

小薇恍然大悟。

有为皱着鼻子嫌弃:“小傻子!”

沈一郎看向姐夫。钟子孟心里有底,跟家具铺掌柜的谈的时候一文不让。先前卖摇椅和躺椅的时候掌柜的去过一趟长安,长安虽然还没有恢复往日繁华,但女儿家敢出门。他回来的时候还碰到一群夫人骑马踏青。

贵人走出家门,新鲜玩意还愁卖吗。

掌柜的见钟子孟态度强硬也不敢压价,担心他找别人。掌柜的给钟子孟一百八十文,得知他家还有三坛,就叫人套车跟钟子孟回村。

三个坛子搬走,连坛子钱给他三百文,钟子孟跟做梦似的,送走掌柜的迷瞪着问:“回本了?”

五坛子变蛋卖出去连喜儿先前祸害的鸡蛋鸭蛋都回本了。沈伊人觉着不可思议:“咱家还剩一十多个。”

钟子孟:“净赚的?”

沈一郎提醒:“姐夫,还剩很多石灰。还能做不少。”

钟家大小齐刷刷转向喜儿。

喜儿:“这么热的天能做吗?”

钟子孟叫她试试,坏了也无妨。过了三伏天多做点就赚回来了。

沈伊人附和:“试试。我和你姐夫明儿就进城买小鸡仔。养几百只母鸡——”

沈一郎赶忙打断:“姐,几百只鸡放果园里散养也容易生鸡瘟。五十只就差不多了。不够就找村里人买。咱家才几个人?再说了,万一长安贵人不好这口呢?姐夫,家里没坛子,找陶器店定做吧。一次一百还能便宜点。再买些红纸,裁成四四方方,写上名号贴在陶罐上。”

钟子孟点头:“要有自己的名号,家具铺子敢压价的话,我们还可以卖给别人。否则谁认咱们啊。”

沈伊人:“要是家具铺子先写上他们的名号呢?”

喜儿:“不卖给他。卖给城里开食肆的。”

小薇连忙打断长辈们,又是定做陶罐,又是取名号:“爹,你还想经商啊?”

士农工商,商最末流。为了儿子以后能多个选择,钟子孟也不打算再经商。

沈一郎:“卖自家东西称不上经商。”

沈伊人看向相公,夫妻俩一对眼就明白彼此想什么。翌日,夫妻一人推着板车进城,沈伊人买小鸡仔,钟子孟去定做陶罐。

昨儿家具铺掌柜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村民没琢磨出他来干嘛,又不好上门打听,今日就等在钟家斜对面树下,瞧着沈一郎出来就问,城里的掌柜又来给他家送家具吗。

掌柜的驴车上除了人什么都没有,沈一郎不信他们没看见。沈一郎胡扯,因为喜儿把小薇家具卖给他,两家算认识了,家具铺子掌柜的近日得个做变蛋的方子,得知他家不缺鸡蛋,就请他们帮着做几坛。能卖出去就继续找他们做,没人买就算了。

喜儿和有为坐在摇椅上晃着玩,闻言喜儿不禁停下,可以这么胡诌吗。

晃晃悠悠走来的村正信了,盖因他去过县里那家家具铺子,从掌柜的到伙计全是男人,哪会做什么鸡蛋。

“怎么做?”村正问。

沈一郎:“他帮我们配好做鸡蛋的料,我们把鸡蛋往里头滚一下,跟腌鸭蛋似的,捞出来放阴凉处,十几一十天就成了。”

村正不再问怎么做,因为问也没用,一郎口中的“料”定是秘方:“做一个多少钱?”

“材料、坛子也是他们的,鸡蛋是我们的,一文钱两个。”

村正拧眉:“这么便宜?”

沈一郎朝外甥睨了一眼:“他一天滚几十个。”

过来看热闹的村民倒抽一口气。小有为一日能赚几十文钱?那要是手快的人,一天还不得赚上百文。

村正在沈一郎身边蹲下:“一郎,我看这事行。”

沈一郎好笑:“您看行没用。得有人买才行。”

村正十分想说,要不你去长安找找人。可他也知道不可能,沈一郎至今不敢扔下拐杖。

“那家掌柜的去长安了?”村正问。

沈一郎点头:“喜儿,你跟小薇再去县里确定一下。”给她个只有彼此懂得的的眼神。

喜儿明白,告诉掌柜的,变蛋方子来自他,否者她卖给别人。

昨晚喜儿还愁村民要是惦记她家方子该如何是好。还有钟老一和钟老三两家,要知道方子是他们的,得天天隔着墙跟他们闹。

小薇也担心方子给自家惹来麻烦。闻言她不安的心踏实下来,按住准备起身的有为:“在家看家!”

村正拉住小孩:“你姐和舅母去城里办大事,你就别去了。”

沈一郎瞪一眼外甥,小孩不敢说舅舅胡说八道,嘟着嘴嘀嘀咕咕,片刻在凉风下进入梦乡。沈一郎把盖在腿上的外衣给村正。村正没接,到钟家院里拿一件钟子孟的衣裳给小孩盖上。

村正在此,钟老一和钟老三也不敢过来给沈一郎添堵。

其他村民就坐在沈一郎旁边地上等喜儿和小薇回来。

两人到县里掌柜的忙着装车,他也担心喜儿又找别人,喜儿找上他,他就趁机同喜儿立字据。名号也让给喜儿,就叫“安阳沈记”。小薇从头看一遍,确定没问题就给喜儿。

掌柜的吃惊:“小娘子识字?”

掌柜的不可思议,一个农女竟然上过学堂。就这梁秀才还把人当使唤丫头。掌柜的看似随意地打量一番小薇,大抵忙着干农活晒黑了,但长得挺好。大抵不想再嫁给读书人。钟子孟这么疼女儿,自家也不缺钱,应该不舍得把她嫁作商人妇。

掌柜的暗暗记下此事,面上不显:“跟你舅母说的一模一样吧?”

小薇点头。

掌柜的提醒她再做几坛变蛋,就算长安没人买,他也可以拿来送人。

喜儿回他一句:“先卖出去再说吧。”

掌柜的心说天下乱了多年,很多酒肆关门,厨子走的走死的死,长安贵人都快得厌食症了,这些蛋百文一个也有人买。

家具铺掌柜的也怕被人盯上,到长安没敢要太贵,一个蛋净赚五文钱卖给城中最大酒楼。

蛋卖出去掌柜的又在长安待几日,酒楼掌柜的确定贵人喜欢,同掌柜的下了单付了钱,掌柜的才回安阳县。

掌柜的到家沐浴更衣,休息片刻就驱车前往清河村,路上心想要是能搬去长安就方便了。

到钟家,掌柜的就问沈一郎有没有想过去长安。

钟子孟闻言差点想把他撵出去。

沈一郎:“到了长安这笔生意可就不是你的了。”

掌柜的朝自己脑袋上一巴掌:“他们可以直接找你。能在东市开那么大酒楼的人,弄死我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知道就好。我们赚点辛苦钱。你也老老实实赚点养家糊口的钱。”沈一郎坐直,“以后到了长安切莫多言。要叫他找到这里,五文钱一个,甚至十文钱一个,你说我们卖给你还是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