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中南部非洲另起炉灶,至少在刚开始的十几年里找不到这么方便贴心的服务,还得白手起家从头开始,比较起来成本反而更高,风险也更大。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这么多国家挤在一起抢肉吃必然会引发冲突。葡萄牙做为先登者有先来的优势,却后劲儿不足。
为了避免与欧洲各国进行激烈竞争,从16世纪后期开始,葡萄牙就将非洲的发展重点向南转移,挪到了刚果河以南的罗安达港。改为从这里抓捕奴隶运往巴西,并修建了巨大的城堡用来防御。
在17世纪前半段,欧洲殖民者的脚步基本就到罗安达为止了,因为再往南不光全是沙漠戈壁高原,人口也比较稀少,且距离欧洲太远,加上向北的洋流,往来不太方便。
不过随着荷兰人在亚洲混得风生水起,每年都有大量商船要绕过好望角往来于亚欧大陆之间,东印度公司逐渐开始重视对非洲南部海港的开发和建设。
可是有好望角海战的先例,又不敢靠恩鸟港太近,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开普敦往北寻找。最终还是发扬了找不到就抢的原则,又在老对手葡萄牙人身上捅了一刀。
荷兰人在一片大沙漠中找到了由葡萄牙人发现并建设的非永久性补给站,并占为己有开始扩建,改称沃尔维斯港,翻译成汉语叫做鲸鱼港。
然而鲸鱼港位于后世的纳米比亚中部,距离开普敦还有1400公里,到恩鸟港超过了2000公里。无论从陆地还是海洋衡量都有些远,做为欧洲联军的前进基地显然不太适合。
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充分发挥了常年往返于非洲南部海域的优势,绞尽脑汁终于又找到了一个更适合做为前进基地,还不容易被恩鸟港驻守舰队发现的小海湾。
它位于鲸鱼港以南700多公里的一条河流入海口处,虽然沿岸地形和水深都不太适合做为大型港口使用,却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淡水充足。
欧洲人之所以两百多年都没向非洲西南部沿海地区扩张,原因只有两个,没利益和自然条件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