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失守2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326 字 2个月前

当然了,任何制度都有其好坏两方面,西班牙王室之所以给总督套上那么多紧箍咒,并不是笨,而是无奈。

总督区与本土相隔万里之遥,谁如果能手握行政、财政、立法、军事和宗教权,这不就是个国王嘛,如果不加以限制分分钟会独立。

放心,没人能抗住这种程度的诱惑,哪怕把亲儿子派过去也是白搭,所以必须增设好几个部门分权外加监督才能勉强放心。

大明帝国的情况则不太一样,经过二十多年的延续,各级部门和军队都习惯了严格按照规则行事的方式,再加上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官员和将领在身边虎视眈眈,谁也不敢有闹独立的念头,皇帝和朝廷也就不用在这方面过分操心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也就是力挽狂澜、白手起家的景阳皇帝在位才有这种效果,换个皇帝上来分分钟还是被权臣背叛的命。

这就是个人魅力的差距了,景阳皇帝的所作所为已经被全国大部分人认可,发自内心的畏惧和尊敬,不到活不下去了不会轻易反叛。

所以在设计政策时,洪涛就有意省去了这部分的投入。成本低还效率高,看在外人眼中就是本事,于是更加追捧。一来一去就成良性循环了,声望越高办事越利落、办事越利落声望越高,生生不息。

但换个新皇帝上来,良性循环很可能会变成恶性的。个人威望不够,支持的人少,办事考虑的方面就多,成本变高了效率还不一定上得去。

两下一比较,很容易得出不如老皇帝的结论,然后就更不容易赢得信任。没信任办事难度继续增大,成本越来越高……没完没了!

所以说世界上的诸多种制度,只有发明采用的时间段不同,应对的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不存在谁比谁先进,也没法比较。把资本主义制度拿到3000年前的奴隶社会去使用,很可能还不如奴隶制好用。

具体到西班牙和大明帝国也是一样,洪涛能通过对未来历史进程的精准把握掌控国家的发展脉络,每一步都占尽先机,赢得无上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