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 新对应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324 字 2个月前

萧偲主动放弃恩鸟城的命令不用经过他批准,但及时通气了,也详细阐明了理由。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朱能可以理解萧偲的难处,也赞同丢军保帅的选择。但他又比萧偲和张永龄想的多了点,比如战后。

“怪就怪参谋部轻视了北面的威胁,与科萨人的关系不大吧?”萧偲压根儿也没往这方面想,一时间有点不理解。

“怎能不大呢!万岁爷从来也没对科萨人放过心,之所以没在南非总督区搞同化政策,一是怕给驻军增加负担,二是想通过鼓励土著人参加生产,进一步降低补给成本。

然而前提不能免,必须要对大明忠诚。此战就是考验,如果能与我们同心同德,战后万岁爷说不定会任命科萨人为官,不进行大规模移民了。可惜啊,是他们自己没抓住机会,对于没有价值的人万岁爷一向很严厉。”

给萧偲做出解答的不是朱能,而是张永龄。做为南非总督,在政策方面肯定比军队理解的透彻,再加上在海户司任职多年,对皇帝的脾气秉性了解的更多。

“那这些跟着咱们走的科萨人咋办?另外还有大几千科萨人在本土服役,在皇家学院念书,他们又该怎么办!”

萧偲还是想不通,如果皇帝要对科萨人下狠手,总不能区别对待吧,那样毫无作用。这些黑乎乎的家伙很重视族群,谁杀了他们的族人就和杀父仇人差不多,想方设法也得报仇。

“萧指挥,亏你还出自将门。区区十几万人而已,欧洲人拿他们当牲口四处贩卖不见如何,我大明为何做不得?

塞特尔去做什么了你该不会一点不知道吧?那地方遍地瘴气,唯有黑人不受其害,全送过去为移民驱使,不光不会成为负担还可以为海军大赚一笔。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些去了本土服役上学的科萨人,如果愿意放弃好生活跟着族人去做奴隶,陛下应该也不会舍不得。

没有了科萨人,北边还有其他族群,再给些好处就是了。沙廉港、科伦坡都是现成的例子,只要有人顺从了,过上了好生活,马上就会有更多人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