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 谁不在坑谁!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307 字 2个月前

这下不光奥昆多和布雷泽有点急,连最有绅士风度的彭宁顿爵士也忍不住了,严重怀疑伯恩哈德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是公报私仇。

“实际上我曾多次向联军议会推荐过科恩先生,很可惜没有得到获准。”

这时候伯恩哈德就没法再躲躲藏藏了,如果不道出实情,这些手里握着兵权的家伙很可能会翻脸,至少会影响今后的作战部署。没谁愿意和一位不说实话的上司共事,更何况还不是一个体系里的。

“为什么?难道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别看奥昆多年岁最大,经历的事情也最多,最沉不住气和最直来直去的也是他。

“……东印度公司和联省议会有充分理由怀疑他是反战份子,如果不是特罗多将军冒着个人风险把他征调到运输舰队中来,恐怕科恩先生此时正在阿姆斯特丹的监狱中服刑。”说起这个话题,伯恩哈德也是满肚子抱怨。

他不认识科恩,没有任何私交。但通过特罗多的介绍,大概明白科恩的处境。反战情绪大概率是有的,但并不能说明就会给联军作战造成损失。

事实上各国都有不少反对这场战争的人,其中也不乏官员和贵族,理由多种多样,不能说谁反对战争谁就是叛徒,这就太荒谬了。

科恩之所以成为典型,主要还是他在关键时刻没有执行奥兰多亲王的谈判部署,令这位荷兰最高领袖在与大明皇帝的谈判中有些被动。

直到来了恩鸟港,自己才与科恩有过几次接触,并做了两次深谈。然后更加确定这位前巴达维亚总督在大品质上不光没问题,还是个很深刻的爱国者。

只是他的爱国情怀表现得与众不同,不是刻意抬高自己祖国并贬低对手,而是时时刻刻在拿大明帝国当镜子,给荷兰乃至欧洲各国寻找不足之处,然后再探讨如何追赶和补足,处处表露出理性的一面,却忽视了感性。

在政治游戏里,真相往往都是最不受欢迎的,尤其在当权者眼中。人家刻意想隐瞒的东西,你非大言不惭给抖落出来,别说奥兰治亲王会不高兴,换成以用人不疑闻名的黎塞留同样没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