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张丰年就起来了。
他早早地就去医院后面的乔家胡同等着,生怕耽误了事。
李大雷也提前十分钟就到了,他的心更急。
能弄到一些粮食,这能不积极么,家里人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呢。
他这个倒腾黑市的,也没有粮啊,照样挨饿。
见到了昨天那个小兄弟出现,他连忙走了过去,此时这条胡同里没有人,换东西的都还没来呢。
“兄弟,你来啦,我昨天傍晚开始,就去问了一些朋友,给张罗来两份工作,听我给你说一下啊。”
他勾着张丰年的肩膀,两个人小声说着情况。
能卖工作的,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师傅。
其中一份工作,是育林县百货商店看仓库的库管员。
这是一个邓大爷要换出去的工作。
他和老伴儿两人身体都不好,就想换点粮食,也接济一下儿子家里,孙子辈的孩子多,吃不饱饭。
五十斤细粮,大米白面都行,加上三百斤玉米面,十斤棉花,谈判就成功,可以换工作。
这工作入职后每个月工资二十四块八毛,随着工龄还会逐渐涨上去些。
另外一份工作,是毛纺厂的女工,这边利用本地羊毛,生产毛毯等用品,等于是特产,因此有毛纺厂。
进厂第一年工资22元,第二年评级,一般都能在三十多元,甚至更多。
这是一个叫孙雨梅的同志想转出去的。
李大雷的一个小弟给联系的,孙同志是他们家邻居的大闺女。
孙雨梅丈夫得了病,病治好了却欠下不少钱,婆家也不帮衬,她只好把自己的工作卖了,先度过难关再说。
反正丈夫养好了身体,他还有工作,可以回单位继续上班挣钱养家。
所以,她想要三百五十块钱,加上二百斤玉米面,五斤棉花。
如果搁在正常年份,一份县城的工作,不止这个价码,毕竟一年的工资就接近三百块钱呢。
怎么的还不卖个三年的工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