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章不好分,一起发)

“贾先生来了?”

张绣一听贾诩来了,不敢怠慢,麻溜的从床上爬了起来,穿好衣服,亲自出门迎接。

见到贾诩,张绣躬身一礼。

“先生怎么这么晚了还过来?”

“见过少将军。”

贾诩还了一礼,笑道:“下官心中烦闷,便出来走走,没想到不觉间来到了少将军处。”

“少将军,可否入府聊聊?”

“当然,先生请。”

张绣将贾诩请进府内坐好。

婢女入堂,奉上酒水。

贾诩目视婢女。

张绣会意,看向婢女。

“都下去吧,这里不用尔等伺候了。”

婢女们行礼告退。

张绣看向贾诩。

“先生示意绣屏退婢女,可是有机密要说?”

他不傻。

贾诩又是深夜前来,又是屏退婢女的,怎么可能真的只是随便走走?

“少将军。”

贾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关于此战,你如何看待?”

“我能如何看待?”

张绣一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无外乎是听叔父之令行事罢了。”

“听令行事自是无错。”

贾诩又道:“可少将军有没有想过,城中的那些士卒,他们愿不愿意听从张将军号令呢?”

“先生此言何意?”

张绣心中一惊,忙问:“莫非是军中出了变故?”

他虽是张济之侄,但在其麾下只不过领一部兵马罢了。

他麾下之兵,自然能保证没有问题。

可其他将校麾下的兵马,那就难说了。

“虽暂未生变,却也不远矣。”

贾诩轻抚长须,“去岁宣威侯与太师交战,大胜数场,俘获我军士卒无数......”

张绣老脸一红。

他也是俘虏之一。

“宣威侯俘获我军将士以后,多加优待。”

贾诩轻抚长须,“他撤军之时,亦将我军将士大部释放,未曾伤及分毫。”

“现在城中就有不少受过宣威侯恩德的士卒,他们真的想与宣威侯交战么?”

张绣大惊失色。

是哦。

当初董卓麾下的那些嫡系西凉军,或是战败被俘,或是跟随自家将领投降,总之有很多人都在张新麾下待过。

张新对待俘虏如何,他可是亲身体会过的。

那是

还真不错。

不杀之恩,优待之德

那些人搞不好还真不愿意和张新打。

“两军交战之时,万一......临阵倒戈。”

贾诩仔细观察着张绣面色,吓唬道:“亦或是取了张将军的首级,到宣威侯处领功。”

“少将军叔侄二人,可还能有命在?”

张绣闻言惊出一身冷汗。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贾诩之言,不是没有可能。

张新声名显赫,用兵如神,又曾把董卓摁在地上摩擦。

与他交战,西凉兵自上到下,本就心怀惧意。

再加上城中还有部分受过他恩德的士卒。

万一那些人反了,里应外合,亦或是鼓动其他士卒一起谋反

张绣不敢再想,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贾诩身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还望先生救我!”

“少将军快快请起。”

贾诩起身将他扶起,低声道:“为今之计,唯有归顺二字。”

“昔年少将军战败被俘,宣威侯尚且优待。”

“如今主动归顺,宣威侯又岂会亏待了将军叔侄?”

张绣点头。

确实,张新的仁义,他是见识过的。

战,无必胜之把握。

倒不如主动归顺。

以张新的仁义,别的不说,至少一场富贵是少不了的。

“先生稍待。”

张绣想通这一层,对贾诩说道:“我这便遣人去将叔父请来,商议此事。”

“少将军且慢。”

贾诩赶紧叫住,把白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宣威侯竟已遣使来过了?”

张绣十分意外。

“宣威侯仁义,不欲多造杀孽。”

贾诩道:“他不仅承诺会保将军叔侄官位,还承诺我军上下尽皆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