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再想个办法,让两人不死不休!
景文帝夸赞了莫文茂几句,又夸赞洛云笙和萧远航几句,一众人浩浩荡荡进宫。
江聿宁落后几步,退到洛云笙身旁,一副长者模样劝道:“师父不必放在心上,莫将军一向是这样的,最会拍皇上马屁。再说,他毕竟是兵马大元帅,有关战场上的事情,跟贺国达成的协议,由他向皇上禀告也是情理之中。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了师父才是战胜贺国关键人物的事实,百姓的眼睛是雪亮,不会埋没了师父的功劳!”
他也是怕自己心心念念的师父会因为景文帝的态度而伤心,又做不了别的,只能给予心灵上的安抚。
洛云笙对他的赤子之心很是欣慰,笑道:“不必担心,我并非斤斤计较之人。”
军中规矩她都懂,何须一个黄口小儿劝解他。
在战场上她是指挥若定的将领,不管洛家军还是朝廷大军,都听她安排。
回到京城,站在朝堂上,官员之间森严的等级制度才是规矩。
不管她立了多大的军功,都不能坏了规矩。
否则如果朝堂上人按照自己的功劳大小任意欺凌他人,飞扬跋扈,岂不是乱了套。
景文帝明明知道她和洛家军的才能,有冲锋陷阵的本事,却只让她做将军,打前锋,不封她为兵马大元帅,其用心不言而哈。
这是对她既倚重中又害怕,担心她能力太过出众,威望太高,对皇室造成威胁。
皇故意安排一个跟她不对付的人凌驾于她之上,压制着她,让她在发挥才能的同时,又不会脱离掌控。
莫文茂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她富兄还在世的时候,就因为看不上莫文茂好大喜功、溜须拍马而与之时有摩擦。
莫文茂跟他父兄之间的关系不说恶劣到水火不容,也彼此不服。
自从她父兄过世,她接管了洛家军,莫文茂更打心里瞧不起她一介女流还与那么多朝臣武将平起平坐。
平时在朝中就处处针对她,到了战场上,他虽然不敢拿大夏的胜败开玩笑,每当战局难以推进的时候,莫文茂就总打压她,非按照他的计划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