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曦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按资料上给出的方案,想要生产石墨烯芯片,需要采用的是分子级打印技术,直接将石墨烯晶体管‘打印’在基板上,从原理上来说就是让石墨烯结构的生成反应小范围的定向进行,直接形成我们需要的形状。
“具体的验证机我们在实验室就已经做出来了,但是现在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编写出能够控制这个验证机的操作程序,从推荐方案来看,我们需要至少石墨烯芯片作为运算核心才可行,一般控制分子级打印机的都是小型量子计算机,集成石墨烯芯片是底线。
“因为目前最强的硅基芯片也只能做到6GHz的主频,即便我们用液氮超频也到不了7GHz,对于控制程序的运算来说,并行计算能力再强也没有用,它的控制程序需要的是高主频,最低限度要求就是10Ghz,并行运算能力的提升顶多也只是加快同步合成速度而已,不满足运算速度的最低要求,直接就无法完成控制。”
碳基芯片实验室的科研狗们已经做出了石墨烯晶体管,并成功验证了它应用于量子计算的可能性,然而这一步距离商业化还很远,毕竟现代的CPU等处理器中集成的晶体管数量都是以百亿计,石墨烯晶体管虽然能够支撑得起高的吓人的基础频率,但是基数相差太远的话,根本就是没有办法相比较的。
加上石墨烯晶体管太过微小,想要一个个生产出来再拼接那是不现实的,只能直接生产集成好的芯片,也就是说石墨烯芯片没有实验室验证阶段,起步就是工业化生产。
然而问题现在就卡在这里了,没有碳基芯片,就造不出生产碳基芯片的机器,而碳基芯片又无法通过实验室方式来制成,所谓的实验室验证机,说是工业原型机也不为过。
现在实验室遇到的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彻底卡死在这一步了。
刘成旭想不到好的解决方法,也就只能上报给老板,看看老板有没有什么新的黑科技拿出来,解决这个瓶颈问题。
夏曦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说道:“用过渡产品行不行?”
正常的科技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说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鸡与蛋问题,那么肯定是中间漏掉了什么关键的东西,就好像鸡与蛋虽然是一道死循环,但这是完全忽略的生物进化的规律的,只要将中间缺乏的进化树补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过渡产品?”
“碳纳米管加二硫化钼的材料。”夏曦说道,“这是现在国际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一种碳基芯片材料,他的性能虽然不及单纯的石墨烯晶体管,但是作为硅基芯片与石墨烯晶体管中间的过渡材料还是可行的,它可以超越硅基芯片的尺寸极限,理论上也能够提供更高的基础频率,虽然不太确定能不能达到10GHz的要求底线,但是你们可以先去试试,以现在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应该不难达成才对。”
“碳纳米管加二硫化钼么……做是肯定没问题的,那我们就先去试试了。”刘成旭点了点头,这个方向他们根本没想到,他们当时死死地陷入了鸡与蛋的悖论当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