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很多,林雪棠一个人提不走,她花钱雇了辆黄包车,用来装买的东西,自己则是带着林薇薇和林锐跟在后面。
今日,钱花得太快,能省是一点。
结果到家后,林雪棠又多花了一枚铜元,让车夫帮忙提东西进去。
几人穿过弄堂巷子,林雪棠就看到院子外站着两人。
一个是昨日带她看房的中年男人,另一个不认识,年纪比较大,五十多岁的老人。
“林姑娘,我们在这儿等你好久了。”
男人也看见了林雪棠,先开口介绍道:“这个是房东,今日过来与你定契。”
林雪棠点点头,与人打招呼。她用钥匙开了院门,众人跟着进去。
车夫将东西放下后马上离开,两姐弟在院子里玩,另外两人跟着进了屋。
男人已提前将契约准备好,林雪棠接过仔细看了看,上面内容不多,主要写了押金、租金和每月收租时间。
押金五枚银元,租金八枚银元,每月一号房东过来收租。
林雪棠爽快地签了名,按了手印。
她随即付了十三枚银元,房东很高兴,当场给了男人一枚银元作为酬谢。
两人正要离开,林雪棠叫住他们,问道:“我有个事想问问,这地方的电费是怎么算的?”
“十五枚铜元一度,你要是一个电灯,每晚都用的话,大概一个月一枚银元”男人说道。
林雪棠咂舌,这电费价格不低。
纯粹用电灯的话,一个月最少要一枚银元,而现在的一个苦力工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四五枚银元,也就是说,家里装了电灯,就等于收了两成的收入。
除非你不用,但都装了电灯,又怎可能不用。
即便是这样,电费也是降低不少。
在民初那会儿,电费是按电灯的个数收费,每个月要缴纳固定金额,最初是十银元,后面持续下降,一直降到三银元。后面电灯流行起来,便开始按度收费。
“我看你过来时,带了很多东西,有带电灯的话,我可以帮你装上去。”男人说道。
“不收钱,免费帮你装。”他又添了句。
林雪棠笑笑,矜持道:“这怎么好意思?”
她虽这样说着,但手上动作极快地将电灯拿了出来。
男人接过灯泡,问道:“装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