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鲁肃肯定是不会反对的,作为大总管,他知道商会每年交的税,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是农税的几倍之多。他有什么理由反对?
而且主公成立商会,让他们互相监督,谁敢逃税?
或许鲁肃的话很不客气,但是也正因为刘可平易近人,他才会这样说。
不服就去辩论,谁怕谁啊?
他没少找刘可麻烦……
这都是刘可逼的。
但是荀攸不一样,他做事讲究规矩。
“公达有事不要憋在心里,主公又不是猛虎,怕什么?”郭嘉也鼓励道。
他的思想是很开放的,商人也好,农夫也罢,只要好好遵守规矩就行了,随便主公怎么折腾。
荀攸目瞪口呆,这都是什么人啊?
一言不合就怼主公?然后,荀攸看向了陈群。
陈群这个人,年纪还小,温文儒雅,应该不会提出过份的建议吧?
荀攸看过来的时候,陈群就开始紧张了,他现在都是在鲁肃帐下做事,还没有独立处理事情的经验啊。
我还小啊!你不要逼我啊!
看在同为颖川老乡的份上,就给你一个建议!
“为何不上书呢?”
荀攸一听,不错啊,他没有胆量去找主公,但是可以把想法写下来。
“好主意!”郭嘉和鲁肃都赞同道。
于是,荀攸洋洋洒洒写了一遍文章,劝说刘可“重农抑商”。
文书很快就交到刘可手里,刘可一看,皱起了眉头,果然,士族的反弹还是来了。
在荀攸看来,这只是简单的劝诫,刘可却看到了刀光剑影。
这是一场无形的厮杀。
毕竟商人这种生物,怎么说呢,有的时候真的很没有人性。
现在扬州富裕,没怎么看得出来。可是之前呢,囤积粮食,也不愿意分给饿死的流民,这就是资本。
这也是刘可成立商学院的原因,目的就是整治这种罪恶,大家赚钱不容易,但是也要保持着一颗良心。
但是,商学院刚刚建立,是没什么效果的。
荀攸看到的是,资本巨鳄的成长。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赵雨见到刘可凝眉,问道:“夫君,遇到什么难题了吗?”刘可倒也不见外,既然赵雨感兴趣,就给她说了一说。
蔡琰也在旁边,听得很认真。
赵雨一直以来都管着家里的事,对于商业的发展,认知很深。
“夫君,商业发展若是不能造福于民,那就是畸形的,应该着重管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