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第一次出航,乘风破浪,一路向北。
然而,刘尚没有忘记刘可的命令,打算记录下这一切,却发现不知道记录什么,一下子傻眼了。
“我在舟山港的时候,听说每一艘海船,都有航海日志,记录了天气、事件等。”陶商道。
刘尚本来还想快去快回,然后赚一笔钱,打大哥的脸,可是钱再多,恐怕大哥都不会放在眼里。
为今之计,只有得到东阳侯的赏识!
于是,刘尚命令船只放缓了速度,沿途登上青州、冀州等地,了解当地民情与特产,关于海面上的鬼怪传说都没有放过。
慢悠悠地来到了幽州,拜访了当地的县令,由县令出面联系豪绅,很快就出手了货物,并且购买了大量的毛皮。
“再往北是哪里?”陶商好奇道。
“是乐浪郡,似乎由公孙度统治。”一名经验丰富的水手道。
陶商本来想要去,但是很快就打消了念头,第一次出海,还是老老实实比较好。
船只回到扬州,已经是一个月后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广陵郡也有自己的出海港,只不过比较小。一来一回,刘尚就净赚了两万金,除去贷款的利息以及水手的红利,还能剩下一万五千金。
这还只是一艘船的装载量,简直就跟抢钱一样。
可想而知,官府垄断了这一生意,到底盈利多少,不敢想象。
当然,他们之所以能够赚钱,最重要的是,有刘可的支持!
而他们的同僚,恐怕才刚刚完善策划,茫然不知所措。
刘尚与陶商一同拜访了刘可,并上交了航海日志。
“其实,你们赚的并不多。因为税收和船只的佣金,你们没有计算进去。”刘可道,“不过,有一点你们做得很好,没有舍本逐末。这一次的航海日志,记录得比较详细,接下来就是时间的积累了。”就这样,二人退了出去。
不过,有识之士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海商的发展,势不可挡。